<p style="font-size:16px">有道是巢湖一熟,豫皖皆足,有千里淮河,水源甚旺。可南宋以降,天灾日渐频繁,其中水害尤为显着。宣统二年,淮河流域又发灾害,五月前久旱无雨,到了初五,蛟水骤发。
【@解寅谨防盗文】
这水发得极大,颖州、凤阳、泗州三府州属,均被洪水漫溢,淹没沿途多个州县,低洼圩堤各被冲决。淮河的洪涝宣泄不及,流域的田地房屋皆被冲没,又淹毙无数人口。
时及七月,大雨倾盆已持续整整两月。随着大雨而来的,就是猛发的山洪,沿河农家的田庐茅舍,多被冲坏损毁。
苦雨连旬,高地水深三尺,凹地水深五六尺,村庄庐舍,多荡为墟,春荒已成。
两月大雨,淮水汇为巨浸,导致数州出现灾民,流离失所。灾民总约百万口,或东迁江苏,或西奔河南,令皖北数十里炊烟断绝。
此间饥民饿毙者,日凡四五十人,有阖家男妇投河自尽者,还有转徙出境沿途倒闭者,多不可数。
连雨大水十月始退,田多荒废,难以复耕。皖地百姓流离失所,残庄饿殍相望于道,境况惨不忍睹。
于此同时,京城清廷与州府官僚依然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国库空虚,拨出来的一点本可救济民生的赈灾款项与粮仓陈谷,在层层盘剥与巧取豪夺下,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需知皖北民风向来犷悍,州县久遭天灾,无业游民便难保不流为盗寇。盗寇便罢,聚得多了,便易生事。
淮河南下百许里,有县怀远,素有“淮上明珠”之美名。名是美名,然而先遭亢旱,后遇水灾,蒙蒙时雨里,大乱从怀远始出。
七月下旬,皖北各地物价飞涨,连带怀远内也米珠薪桂。怀远县中,路西有一座酒楼,匾额上写着“刘家楼”,然而刘家上下十来口老幼已尽死家中,酒楼被县中泼皮赖子与逃难贼寇所占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楼中有一中年人,昂然而坐,穿银戴金,然而相貌不似皖地中人,形容凶恶,俗态不堪。此人名叫陈老八,正是游勇散兵的领头羊,来路却不是普通的泼皮可比。
这陈老八,曾是江西天地会众匪中的老匪头,师从东江洪家拳,极擅拳、刀、鞭,奸狡圆滑,多次参与反清复明运动。
当时天地会被官兵围剿,陈老八不敌,后流亡至安徽,恰遇一徽商寻觅门客勇士,便把他收留在府内。谁料此次淮河大洪,伏莽群起,饥民铤而走险,陈老八也旧性复燃,聚集一帮泼皮混混先将徽商家中劫掠一空,再摇旗起事,收拢百余“有义军”,南下抢劫军械马匹。
从怀远始,途径淮南、长丰、曲城,陈老八众流窜数州县,势颇猖獗,裹胁复增,“有义军”居然已达千余人。然而到了肥西一带,匪军路过郑家集,被守株待兔的府军打了个正着。
“有义军”虽有千人之众,然而多是衣衫褴褛的流民,持有武器装备的人不足百数。陈老八一行仓皇流窜,改扮行装,逃入舒城,又继续南下躲避追捕。
陈老八离了舒城,一同出来的党匪仅剩几十余人,剃了头,“有义军”改头换面,变成逃难的行脚僧人。
皖北旱涝不休,南地只有旱热,民情尚稳。陈老八率人沿路劫抢行商,打点细软,由岔路上船,走水路进了桐城。
盗匪行事,大多是无法无天的。然而陈老八在加入天地会之前,便是江西一豪商家中有腿脚的马夫,见惯大宅内的勾心斗角。劫多了乡绅富户,逞勇斗狠之余,又藏一份狷狂人没有的思虑城府。
就拿劫掠富户来说,陈老八进了桐城,先去那聚多了各路江湖行脚的便宜茶楼,打听城内富户分布。桐城素有文名,但少奢靡,多是文人书生,以及一些离朝回乡的官宦。只有那城西周家,传承百年,底蕴深厚,想来家财最丰。
打听完心中想知之事,陈老八又摸透了桐城县衙,见那些差役油滑惫赖,多是无用草包,便更放下心来。只是世道多乱,周家也蓄了不少家奴差仆,虽然算不上蓄养私军,靠陈老八等散兵游勇,还是极难杀破,甚至有被反杀之虞。
底下人又挑了几门商户,但皆不如周家豪富。陈老八记念着周家穿着比普通闺秀还气派富贵的丫鬟,心中想到:“想来桐城就这一条大鱼,若是错过,怕是有许多后悔。外敌难破,然而这豪门定非铁板一块,若是寻得内鬼,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劫了这周家,还不是手拿把掐的好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陈老八与底下人定了计策,众盗寇自然以他马首是瞻,几番打听下,说得周家有一从北地逃亡而来的听差杜山,人高马大,亦是悍勇斗狠之人,周家将他招进去,也是看中他的拳脚功夫。然而负责招收仆从的管家懒怠详查,不知杜山虽然功夫好,身上却早背过几条人命,正是那嗜酒如命、见财眼开的真小人。
一日,趁杜山出来买酒,陈老八悄悄率手下人前去闹事,又大摇大摆出来解围。那杜山不欲生事毁了差事,强自隐忍,陈老八雪中送炭,又出钱请酒,两人一见如故,不消两日,杜山便将他引为知己。
又过两天,陈老八摸透了杜山的本性,便隐晦提议起事。杜山起先自然推拒,甚至拂袖而去,然而架不住陈老八屡屡请酒,几次三番下,他也渐渐对周家财富垂涎起来。
陈老八趁热打铁道:“咱只说如果顺利,吞了周家财,马上把银子押到江北舒城,在那儿还有俺们的‘有义军’接应。要是没有得手的话,也不必在意,那府兵尽是草包怂蛋,没有什么办法的。”
且说陈老八与杜山定了灭门之计,本想再过数日光景,等那杜山将周家内外院打听详细。岂料皖北久雨不歇,南下逃亡的流民大量南下,涌入桐城,滋生许多是非。县衙解决流民尚且力有不及,夜间巡逻更是松散乏力。陈老八闻听,顿觉“天助我也”,遂联系杜山,择一月黑风高的暑夜,果断行事。
周家格局非常,与正街隔着几条小巷,闹中取静,但也远了街坊邻居。陈老八按着定好的暗号敲门,杜山应声打开角门,他这几日谦恭低眉,酒也断了,只为少生事端,不引人注意。开门之前,守门的两个家生憨仆,已被他一刀抹了脖子。
陈老八进了大门,见周家果然气派不小,哪怕夜色深沉,也能看得出宫灯银花,处处汉玉白金。匪头胸中贪欲更甚,抽出腰间朴刀,刀指大院,竟然激荡出许多豪情:“天杀的泼贱贼,俺在皖北被洪灾折腾得家破人亡,他们倒是喝酒吃大肉来!今日咱们就替天行道,把那堆臭钱财抢回来,叫他们知道活该!”
霎时间,匪众高声应和,蜂拥而入,不管不顾,举刀便砍。正屋卧房内,周老太爷正要歇息,便听到外头骤然传来惊慌失措的呼喊和奔跑声。不等回神,便有冲得快的匪众在杜山的带领下闯入大堂。灯光下,周老太爷披着中衣,惊怒不已。可他年过花甲,只是瘦小老人,护着他的忠仆被一刀砍死,下一刀就扎穿了周自谨的胸膛。
陈老八谙熟“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一面派人闯正屋搜刮金银器皿珍贵古董,一面派人去寻做得了主的男丁杀死了事。盗匪往前,碰上闻讯出来抵抗的男仆武夫,数人倒在血泊之中。有杜山指路,陈老八冷哼一声,点燃了柴房。夜间暑热,时有夜风,风助火势,将周家人烧成了个无头苍蝇。
前院已杀得遍地是血,后院尚还平静。
乔璃觉浅,若是睡深了,总觉得胸口堵着什么、喘不过气。也许是天气的原因,闷沉沉地热了整日,太阳倦在层云里,将雨不雨,只是闷。夜里睡着,口鼻像有一块湿甸甸的棉布罩着,哪怕呼吸浅浅,仍捂得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