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公主,上将军作者:伊人归
正文351他们知道了?
&/p>
“左大臣真是英明。”&/p>
驿馆之中,一群桑夷国使臣坐在花园里欣赏春光,同时用桑夷国的语言聊着。&/p>
侍从和士兵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是见他们面带微笑,口气温和,以为他们在讨论春日繁茂的花草。&/p>
一个矮胖的使臣道:“左大臣给朝廷出了几道难题,故意让他们解开,让他们以为自己比桑夷国人要聪明。这些日子又带着我们奔波不停,在各种纺织木器工坊里学习。下官差点要以为,我们真的是来求学了。”&/p>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不自觉扫过庭中侍立的士兵,看到士兵们面上毫无异状,他满意地笑了。&/p>
北璃人都听不懂桑夷国的话,他们却听得懂北璃的话,这就是差距。&/p>
坐在凉亭里的左大臣端着茶盏,轻嗅之后托起把玩,“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能让那位聪明的女君陛下相信我们呢?虽然我们桑夷国的许多东西都比他们的更好,比如这茶道。驿馆里泡茶的婢女,手艺可真不怎么样啊。”&/p>
他说着转头朝一旁的婢女,用九州大陆的语言道:“你的茶泡得真好,好香啊。”&/p>
说罢笑眯眯地抿了一口,整张脸像猫一样皱起来,似乎十分满意。&/p>
婢女含羞低头,“多谢大人夸奖,奴婢的茶艺只是一般,比宫里的差得很远。”&/p>
左大臣只是点头,放下茶盏又同他身后的使臣们道:“看到了吧,北璃人实在太小看我们了,我随口夸赞一句她就信了。她当然知道自己泡茶的手艺一般,只是以为我们在桑夷国没喝过好茶罢了。”&/p>
众使臣看向自己面前的茶盏,一时有些被看轻的气愤,却又极力克制着自己的面色。&/p>
泡茶的婢女以为左大臣在喝他们谈茶道,没有怀疑。&/p>
有个使臣极轻极轻地、从鼻子里喷出一股气,“我们桑国,乃是居于东面的日出之国。虽然小却比九州这片笨拙的大陆要尊贵许多,他们竟称我们为‘夷’?他们好像以为我们听不懂,‘夷’是什么意思。”&/p>
蛮夷,异族,带着轻蔑之意。&/p>
这就是九州大陆之人所谓的‘夷’。&/p>
左大臣笑笑,他的表情显得比其他人更能自控,“那又有什么关系?让他们多做做天朝上国的美梦,只有他们轻敌,我们才能出其不意。我所担心的是他们还不够轻视我们,北璃朝中,到底不乏人才啊……”&/p>
左大臣微微眯起眸子,想到那日他在金殿之上出了几道题。&/p>
顾述白和天云破是朝中年轻一辈的翘楚,一文一武双剑合璧,他们的机敏捷思自然不可小觑。&/p>
可更让他惊讶的,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女君。&/p>
她的年纪那样小,肤色那样洁白,在桑夷国一定会被当成瓷娃娃一样供奉,是家里最爱惜最宝贵的小女儿。&/p>
可她又那样聪慧,那道买鸡的题目他并没有说谎,在桑夷国人们虽然能解出答案,但从没有一个人能同时解出三种答案。&/p>
他看得出来,那日玉扶正是解出了三种答案,所以她在天云破不自信之时主动提问,让他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p>
如此智慧,令人心惊。&/p>
“左大臣,您是什么意思?”&/p>
众使臣一直隐忍,觉得他们受到的蔑视已经够多的了,为什么左大臣还要担心?&/p>
左大臣道:“你们白逛了这么久,难道没有发现,北璃陛下一直没有将朝中兵部开放给我们参观么?他们的火炮,连弩,那些最先进的武器,并没有向我们展示。”&/p>
沉默了片刻,左大臣忽然意识到什么,问泡茶的婢女道:“这是什么茶叶?”&/p>
“大人,这是雨前龙井。”&/p>
“真好喝啊。”&/p>
一向含笑的左大臣微微叹了一口气,“我们的国中就种不出这么好的茶叶,所以大家都很感伤。原来这么好的茶叶叫做雨前龙井,我记住了。”&/p>
怪不得这些使臣们忽然脸色难看起来,原来只是为茶叶。&/p>
婢女含笑低头,心中却想,这还不算极品茶,更好的明前龙井你们还没喝过呢!&/p>
后头的时辰听见左大臣的话,纷纷收拾了面色,重新用微笑示人。&/p>
……&/p>
宫中。&/p>
“大哥哥,我说让工部去学习桑夷国的造船技术,你到底有什么顾虑?”&/p>
玉扶以为这是好事,不想顾述白并没有立刻赞同。&/p>
他想了想道:“玉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这样肯不耻下问的。朝中的大臣虽然表面上对左大臣他们客气礼貌,可你应该知道,他们心里多多少少瞧不起桑夷国。”&/p>
玉扶点头,“是啊。这是难免的,北璃人讲究礼义,从前连西昆人都看不起,何况是更落后的桑夷国呢?”&/p>
顾述白道:“如果现在说要让朝中向桑夷国学习造船技术,想来有不少大臣碍于颜面会反对,认为我北璃泱泱大国,何至于向蛮夷学习?”&/p>
玉扶眉头微蹙,思考了片刻。&/p>
“可这件事是工部尚书先提出来的,当时朝中并没有大臣反对。想来如今我再提起,也不会有人反对才是。”&/p>
“那不一样。”&/p>
顾述白道:“上次工部尚书提出此事,是因为使臣还没有进京,还在打探消息的阶段。我们派去的人偷偷画了船只的图纸,桑夷国人并不知道。这样并不堕北璃国威,大臣们自然不觉得难为情。”&/p>
玉扶明白他的意思了,“如今使臣进京,要当面向他们请教造船之事,难免有些人脸面挂不住了。你的意思是,为了照顾这些人的脸面所以不能直接向左大臣他们请教造船之事?荒唐!”&/p>
她忽然拔高了声音,怒骂了一句。&/p>
当然,不是骂顾述白,而是骂那些大臣。&/p>
“朝中几时染上了这种风气,就因为人家国小力弱就瞧不起人家?这倒罢了。明知他们虽然力弱,但造船工艺上胜过我们,为何不肯谦卑学习?身为朝廷重臣连这点雅量都没有,真是迂腐!”&/p>
顾述白道:“只怕有连年胜仗的原因。”&/p>
玉扶沉默片刻,抿着唇细思。&/p>
好一会儿她抬起头来,“这种风气需得改改了,桑夷国虽小,有一点我却很佩服。数百年前他们漂洋过海来求学,改变了国家原始的生活状态,渐渐走向文明。北璃虽强,若能留存这份进取之心,何愁九州大陆不一统?”&/p>
顾述白看了她许久,而后轻笑道:“所以,你决定了?”&/p>
“决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