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这样,余文凯带领的一组未能晋级决赛。他们作为反方时碰到了完全不熟悉的“刚性坡道行者”的问题,作为评论方又碰到了“肥皂薄膜螺旋”问题。尽管其他比赛的评分都还不错,但距离晋级决赛还是差之毫厘。
面对这样的结果,曾博远没有归罪于谁,只是有些遗憾,同时对徐凌小组加大了期许。
而与第一组相反,徐凌就比较幸运了,虽然也碰到了这样不熟悉的题目,但凭着徐凌的临场发挥,还是没有失掉太多分。再加上有几场比赛的表现十分亮眼,徐凌小组最终力压群雄,以积分第一位的成绩挺进总决赛。
一时间可谓是风头无两。
同样晋级决赛的还有三支队伍,分别是清北大学,雪城工业大学和皖城科大。
由于总共有四支队伍,比赛形式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多出了一个观摩方,相当于轮空。
每支队伍都会依次作为正方、反方、评论方和观摩方。最后通过总积分排名,决出最后的冠军。
其中,每支队伍作为正方时的得分权重是最大的,所以这一场比赛尤为重要!
“下面,请正方选手带来他们的报告,限时12分钟!”
主持人掷地有声地宣布了比赛的开始。
平复了略显紧张的心情,徐凌朗声说道: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以下是我方关于液滴显微镜的报告。”
“我的报告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题目回顾。题目要求我们通过观察放置在玻璃表面的的单个水滴,进而研究其作为成像系统的的放大倍率和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第二个部分是我们的预实验。
”
十二分钟转瞬即逝,徐凌只是堪堪说完了报告的所有内容。
“下面请反方根据正方报告总结优缺点。限时六分钟!”
主持人继续宣布。
“正方同学的优点包括预实验的设计与呈现,报告结构清晰等。”
对方一名同学面色认真地说道。
徐凌十分无语,报告结构清晰都整出来了?真没别的优点可以讲了吗?
“正方同学的缺点有如下几点:
部分现象没有合理解释,部分理论分析不够详细,实验器材选取也有些许问题。
”
对方同学继续说道。
那么接下来就是正反方的讨论了,徐凌一肚子火正愁没地方发呢,他们反方的描述简直把自己的报告说得一文不值,徐凌倒要看看他们怎么说清楚。
“对方同学,我觉得你们在预实验中提到的现象你们并没有解释清楚。”
我怎么没解释清楚了?
徐凌当即反驳:“对方同学,我方很明确地指出了液滴边缘的放大倍率与中间不同的原因是光学相差的产生,并在研究放大倍率的部分,很明确地推导了由于光学相差,放大倍率在非傍轴方向上的关系表达式。”
一时间,对方的同学哑口无言,竟有些愣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