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涛自信从容地说道,声音洪亮,不徐不疾。
不仅一字不差,而且简单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背景,结尾还作了发挥,为整个回答增色不少。
几名考官听了回答神情一亮,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
按理说这道题是个客观题,有固定答案,而且对这些考生来说不是什么难题,基本人人都能背出来,可梁江涛却能有所发挥,而且发挥得恰到好处,这就难能可贵了。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学深悟透、弄懂做通、贯彻落实”十分精到,简首是金句,如果用在材料中定然会让人眼前一亮。
要知道他还只是一个学生啊,竟能说出让一群材料大拿都觉得好的金句,绝不简单。
有几名处长本来还对梁江涛不以为然,相比于其他考生动辄出身北大清华等名校,只有他一人出身省内普通高校,觉得是靠关系才得到面试资格,心中难免有轻视之心。
可梁江涛一个回答就他们知道厉害了,扫清了那种心理!
他们都是省委组织部的处长,识人用人是看家本领,基本上听人说三五句话,材料看三五句话,就能大体判断出水平如何。
再加上梁江涛的穿着、谈吐、气质,越来越觉得这个考生不容小觑。
梁江涛看着考官们的神情变化在心中暗笑,其实后面那句话在二十年后是材料中常用的语言,人人都会,没什么了不起。
可现在是二十年前,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创新。
考官们听了自然耳目一新。
政治语言、文件语言、材料语言都是不断进化的,后世常用的语言放在二十年前自然是金句。
姜万军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问:“那你能说说你对‘三个代表’的理解和认识吗?”
这个问题很大,很开放。
可以说既好回答又不好回答。
谁人都能答上几句,可要出彩,却很难。
几名考官不由得想,如果现在回答问题的是自己该怎么办?如何才能答出亮点让万军部长满意?
然后一致地得出一个结论,想要答好很难。
尤其现在是在考场上,没有提前准备,想要临时组织思路和语言回答如此综合的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真是个压力测试!
这也是面试最让人崩溃的地方。
看的不是考生的智商、情商,更不是考察知识和答题能力,而是在极端压力面前的表现。
是否从容,是否能保持定力,是否临危不乱,是否能在压力下迅速理清思路,都在毫无保留地展示着考生的综合素质。
有考生在压力下崩溃大哭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