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和蔡瑁敲定了交州水军的方略后,士颂给留在交州的徐庶也下达了配合蔡瑁的命令。
至于后面,蔡瑁在交州如何发展海运,士颂倒是没怎么太在意那些细节。
对于他来说,不论是走海运也好,走日南郡陆运也好,从中南半岛这一片地区进口粮食,来增强自身实力的方略,士颂是不会改变的。
三国时代的人没有这么做,但不代表他不能这么做,不去尝试着这么做。
随后,在武陵书院,士颂见到了华歆。
华歆其人,名声不小,才华也不小,但是士颂对他的印象,其实一点都不好。
原因无它,历史上逼迫汉献帝禅位的人,就是他。
而且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的人,还是他。
也正是他这么积极的为曹丕当皇帝奔走努力,他在曹丕当皇帝后,就被任命为司徒,那可是三公的高位。
而且这位华歆在历史上也确实是豫章太守,只不过历史上的他,是投降的孙策,而不是他士颂。
历史在士颂这里发生了偏移,他也选择了士颂。
虽然不喜欢他,但是士颂不得不见一见这人。
毕竟这人名声在外,而且还将豫章郡交给了诸葛玄,虽然所谓的“豫章郡”,只有一部分。
但好歹让士颂轻轻松松白得了一片地盘,不论怎么样,还是需要安抚一下别人的。
而华歆上来,就给士颂出了问题:“士公子,如今交杨二州终是停战,百姓得以休养,公子乃是儒学传承,仁义为怀,不知公子对于交杨之地,未来准备如何治理?”
老小子是想要考验我?
士颂心中嘀咕,但是表面上,还依旧保持着笑脸,说道:“荆州改革多年,初见一些成效,有些好的政策,我以为也是可以在交州扬州试行一番的。”
华歆却连连摇头,说道:“交州也就罢了,毕竟有士老府君在,公子是士府君的儿子,由公子出台的政策,执行起来,手下文武也好,交州世家也好,即便是心中不悦,也不能明着推脱,而扬州可就不一样了。”
听了华歆这话,士颂忽然发现,自己对眼前这人的认知,似乎因为自己所知历史的缘故,有了不小的错误认知和偏见。
别的什么都不说,这华歆的见识,和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可是远在自己之上。
如华歆所说,若是自己的新法在交州执行,交州文武也好,地方小世族也罢,这些人即便是心中不爽,也不敢明着忤逆自己。
毕竟这交州,可是士家的交州,现在交州当家做主的人,谁都知道,就是他士颂。
只怕所有人都已经对即将开始的交州改革,有了心理准备。而扬州的情况,可不能和交州一样。
扬州,自己名义上占据了三郡之地,但是真心实意愿意归顺自己的,只怕并不多。
自己若是想要掌握住这些地盘,就必须依靠当地的世家贵族,而若是自己在扬州这几个郡执行自己的新法,最终的结果就是,当地的世家对自己各种抵触,同时暗中联系孙策,向孙策靠拢。
久而久之,这三郡之地的民众,或许会心向自己,但掌握实权和有势力的世家,都会站到孙策那边去,日后自己再和孙策起冲突,这些人,就都是自己后方随时会爆发的隐患。
想明白了这些,士颂连忙对着华歆行礼,说道:“多亏先生提醒,这扬州境内诸郡,该如何治理,还需仔细思考,不能直接套用荆州之新策,不知先生有何策略?”
华歆摆摆手,笑着说道:“即便是我不说,公子手下能人众多,也自然会有人发现这个问题的,我也是因为刚从豫章过来,当地那些世家什么德行,我多少有些了解。”
“在武陵书院这些日子,我深感公子之改革,或许是拯救我大汉最好的选择。当年商鞅变法强秦,如今公子之变革,一样能强我大汉国力,华歆不才,还请公子许我一职,让我能巡查各地,一来落实公子之法,二来,也是我自己想要实地看看改革之后,公子治下百姓的生活。”
面对这样的请求,士颂当然会同意,当即任命华歆为荆州巡察使,可在荆州交州境内,巡查新策的落实。
“华大人,荆州之政策,已趋于完善。交州境内之改革,徐庶已在做各种准备,要不了多久,就会开始执行。只不过按我们过往的经验,这样的改革,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今年可以会先推出几条力度不大的改革。”
而后,在武陵学院,士颂还等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必须见一见的扬州人才,孙邵。
历史上的孙邵,是东吴的第一任丞相,被孔融称为“廊庙才”的人才。
不过历史上的他,却没有什么令人记住的成就。
历史上孙策占据江东后,他就顺势投降了东吴,但是现在,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影响,本来有机会投降的他,却一直率领旧部和孙策抗衡,直到最近才投入士颂麾下。
而既然别人相信自己,投靠自己,士颂也当然来者不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更何况,孙邵能文能武,名声不小,自己也不好怠慢了。
见到孙邵的时候,就算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士颂,也不禁吐槽,这个时代的“文官”们,还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
这位自己印象中典型的文臣,此刻虽然也是穿戴着文人的服饰,但上过战场的士颂,见到他的一瞬间,就从他身上“闻”到了的血腥的味道,那是一种只有在血海中沉浮过的人才感受得到的气味。
“降将孙邵,拜见主公。”孙邵倒是没有华歆那样的架子,见到士颂便立刻下拜,完全以臣属自居。
他这表现,倒是让士颂更加吃惊了。
按道理来说,孙邵和士家是盟友,是联合在一起对抗孙策的平等的盟友关系。
但是士颂在和孙策议和时,就派人通知了孙邵,要么并入士家的荆交体系,要么被孙策所灭。
当然,士颂不希望孙邵占据的庐陵郡的那部分地盘,被孙策拿走。若是孙邵不同意并入,士颂当时是准备强行占据地盘,然后把孙邵弄到交州日南郡那边去开荒的。
反正,名义上就说和盟友们换了地盘。
不过孙邵倒是直接,得到消息后,当场就同意了士颂的要求。率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合并入了荆州军中。
而且他还表示,愿意放弃这些军队,就好好的在士颂手下为官。
这些情报,士颂当然是知道的。
不过士颂对孙邵的认知并不多,也不敢轻易地委以重任,当即把孙邵扶起来,说道:“早就听说过孙将军被孔北海称为庙郎才,允文允武。许劭先生和太史子义也曾提及将军统帅之财,今日将军来投,我军如虎添翼,将军这次,可随我一道返回襄阳。”
“这次南来,奋武军所部,多有损失,我准备在奋武军中,会重新补充编辑,孙将军可出任右军校尉一职,率领我军五千精锐。”
见孙邵的神色并无喜色,士颂便继续说道:“另外,孙将军允文允武,也烦劳将军在我将军府中挂一个掾史的职位,方便士颂早晚讨教。”
“多谢主公,孙邵定不负主公期望。”孙邵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在他的心目中,默认地把自己和太史慈在进行着对比的。
在他眼中,不过是个勇夫的太史慈,都被士颂任命为了中郎将。
而自己这种文武全才,才不过是太史慈手下的一个校尉,对于孙邵而言,多少有些失落。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刚刚投入士颂麾下,就有机会统帅五千精锐,士颂对自己,也可谓不薄。
等自己展露了实力,想来士颂不会和刘繇一样,有功而不赏,有能力而不重用。
毕竟,士颂发迹的故事,士颂和他手下的关系,在投靠士颂之后,只要用心打听,多少都能有所收获的。
士颂这人,看人极准,手下文武,若是被士颂看重,一路各种升迁,建功立业。
要知道,现在可是乱世啊,孙邵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一番功成名就的志向。
拨给我五千精锐?也好,五千精锐,运用好了,也是可以改变战场的一股力量。
或许,自己的命星,也能和太史慈一样,在这荆州之地,发生改变吧。
而后,士颂在武陵书院待了三天。
这三天,武陵书院上上下下的各色人等,也都先后来拜见了士颂。
有的推荐人才,有的推荐着作,有的毛遂自荐,推荐他构思的治国理念。
能见到士颂的人,多少都是有些名望的人,他们推荐的武陵书院的人才,士颂当然不会客气。
虽然说现在自己开始启用了科举,但是汉朝保留的“举孝廉”这种做法,自己也是能接受的。
毕竟世家门的学识,还是有保障的。反正自己也不会重用这些人,给予一些官职,让他们为自己的基础民生政策出力,还是可以的。
至于想要出版书籍的,士颂当然统一口径,交给武陵书院去审核,按流程规则办事。
而那些“大儒”们口中的各种治理策略,士颂心里虽然不屑,但是表面功夫还是做得很到位,毕竟演戏这么多年了,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士颂听取了许多大儒们的建议后,都是统一的态度。
您的建议很好,但是现在荆州还在发展中,还有许多难民需要安抚民心。何况天下战乱未休,我们只能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喜欢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