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姜天忠,是个‘古玩贩子’。
都说‘古玩字画,兵不厌诈’,用这句话形容我的为人,呵,再合适不过。
去他妈的!
什么骗子!
都是那帮同行眼红老子罢了,看我赚到钱了,一个个憋足了劲儿想搞我。
古玩这行,水很深,搞不好就会淹死。
但是对于我来说,却能在里面混的游刃有余。
为什么?
哈哈……
因为老子无牵无挂,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明面上要是斗不过他们,就暗地里搞动作。
既然水浑,那就索性浑到底, 反正这行的人,都是走歪门邪道的主儿。
当婊子,立牌坊,糊弄他们自己罢了。
十二岁离开东北老家的那一天,我就给自己立下一条‘行规’。
甭管多好的东西,赚到钱才是王道。
甭管多差的物件儿,赶上风口也能上天。
一句话,随行就市,别被物件儿本身的价值牵着鼻子走了。
我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爹妈死的早,在‘姜家窝棚’上到小学三年级就不念了。
之后,为了混口饭,跟随本家的一位老叔,去了藏区,这才算是真正入了行。
老叔名叫姜炳权,是个瞎子,他有两样手艺。
一样是拉二胡,另一样就是,辨别古物。
用现在的话来讲,叫‘鉴宝’。
他这门手艺很‘毒’,虽然是个瞎子,但几乎没有‘打眼’的时候。
摸、闻、掂、听、舔,每一样,都被他玩的是出神入化。
正因如此,行里人送其雅号,‘闭眼通’。
我从他那算是完全继承了这活儿,在‘冲赛康’租了个门脸房,俩人做起了藏传古玩生意。
老叔身体还行的那几年,多数的物件儿都是打他手里成交的。
平日里,我负责去街面上‘逛’。
一是为了锻炼手艺,再有就是,感觉好的物件儿,先从我这过一遍,然后再把卖主领到店里,由老叔去谈。
如果碰到买主,也是由我先交涉一通,确定‘油水’足的话,由老叔亲自成交。
这几年,老头肺病越来越厉害了,烟不离手,鼻子和耳朵的功能大不如以前,已经很少来店里了。
而我,姜天忠,也就顺势接管了古玩店所有的生意。
“姜哥,来活儿了!”
这天,十七火急火燎的来到店里,见我正跟别人谈着生意,他便收起了那激动的表情,在店里闲逛起来。
“姜老板,你蒙不了我,这东西的价格肯定高高的。”
对面的藏民操着一口很不流畅的普通话说道。
他穿的很邋遢,身上有一股很难闻的味道,这股味道很复杂。
牛羊味、酥油味、草腥味、奶香味,还有长期不洗澡的臭味。
这是典型的藏区牧民特有的味道。
这种人带来的东西,多半是真的,而且是老的。
因为藏民普遍信佛,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关于藏传佛教的物件,几乎都是货真价实。
“朋友!”
我学着他的语调,笑着说道:“东西不错,但是价格不能高高的,因为我也要吃饭。”
说着,我将那条‘嘎巴啦’手串还给了他。
这条嘎巴啦太棒了,我要定了,先给他来一招欲擒故纵。
“不不不……”,他不断的摇头,把手串又塞回了我的手里。
随后,伸出十根手指,“我退一步,十头,怎么样?”
我依旧笑着,直接将串儿递给了一旁的十七,示意让他也看一下。
随后跟藏民说道:“朋友,我说了,物件儿是真的,但是这个价格我还是不会收的。”
“为什么?”
“嘎巴啦这种东西很特殊,你明白吗?”,说着,我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明白,明白,姜老板,你放心,来路没问题,是我阿爸留给我的。”
“解放的时候,他在寺庙里求来的。”
接着,他开始大篇幅的讲起了关于这手串的来路和经历。
我在一旁假装认真的听着,实则心中早已进行起下一步的盘算。
讲故事,是卖古物的一种手段。
卖家为了将东西卖出,常常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件情节,附在该物品上,以表明东西的来头和起伏跌宕的传奇色彩。
看似是不经意的说出,实际上句句都有设计,字字都有伏机。
作为收货方来说,就是要从这些真真假假的话中,找到真实可靠的依据,从而达到低价买进的效果。
十多分钟后,那藏民的嘴角已经出现了白皮,可他还没说完,看样子肚子里的话还不少。
于是我拿过茶碗,给他倒了一杯甜茶,打断说道:“好了好了,朋友,喝口茶,歇一歇,听我讲两句可好。”
他这才停止了说话,舔了舔嘴唇,端起碗来一饮而尽。
“你说的,我不知道真假,但是从这物件的成色和质感来看,年代的确是有了。”
“但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不了你高价吗?”
“姜老板,你说。”
“首先,这东西的特殊之处你我都清楚,抛开人骨不谈,我问你,什么样的人,又是谁的骨头?”
“你知道吗?你确定吗?依据又是什么?”
“这……”
见他语塞,我继续说道:“我收了这东西,肯定是想卖的。”
“而凡是能买嘎巴啦的,一是有钱,二是有信仰,这种人,最关心细节。”
“这不是珠子,也不是天铁,给你一块不知名的人骨头,让你天天在手里盘,你不怕?”
从实际利益出发,是最能打败故事的手段。
无论他再怎么渲染,拿钱说事儿,瞬间让其没了招架之力。
嘎巴啦这东西,主要出自两类人的头骨。
一是大善之人,比如寺庙里的得道高僧,圆寂后会根据其生前遗愿,弟子们将他的骨头磨成颗粒,穿成念珠,附之无数遍的佛经加持,才得以成型。
二是大恶之人,为了助其洗脱罪孽,高僧们也会把其骨头制作成嘎巴啦,超度他们。
一串嘎巴啦,通常是108颗,使用的头骨数量,可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
这两类,前者几乎不会流于世间,都是僧众们代代相传。
后者,倒是有可能流传出来。
喜欢鬼花子引我入异界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鬼花子引我入异界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