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为了达到与科举制度一样高标准的录取效果,臣女还拟定了一个精英学府计划。”沈喜臻又说。
光昭帝不由得变换了一下坐姿,满怀好奇地等待着她往下说。
“精英学府只建在京城,里面囊括医学、农学、工学、商学、文学、艺术学、音律学等学科,这里的老师全部由全国最高学问或者在该领域最具权威的人来执教,而学生则从全国考生中挑选,录取的标准要比专学院高,这些人一旦录取进来便当国家未来的精英来培养。”
光昭帝听到这里顿时惊讶万分:“这些想法你是怎么想到的?”
“就是慢慢地想出来的。”喜臻笑答道。
其实这些灵感都是来自她在现代时的见闻,但她当然不能明说。
“你的想法……怎么说呢,太不一样了,朕相信这个朝代里不会有多少人想到这些东西的,但不可否认,这些建议真的很好!”光昭帝说。
眼前这个女子真是越来越让光昭帝迷惑了。
可是,他却无法反驳她的这些想法,因为他知道这些建议对曦国是真的有用。
“不管是专学院还是精英学府的学生,一经录取,将由国家支付一半的学费和免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则由学生全部承担。”沈喜臻继续讲诉她的计划。
“慢着,由国家支付一半学费的话这笔开支可不少哦。”光昭帝忙打住了她。
“皇上,教育是强国之基础,一定不能吝惜这笔钱,何况在推行新政策之初,好多人肯定是在观望状态,若一开始就收全部的学费,恐怕会让许多家境贫困的人望而却步吧。而臣女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目的便是尽可能地让教育惠及到各个阶层的人中,哪怕是贫民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曦国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
光昭帝不说话。
“这样做的好处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便会显现出来了。而一旦显现出来,大家便会对这种政策生出拥护之心,届时再适当地增加一部分学费也就不会那么容易遭到大家的抗拒了。”沈喜臻又说。
光昭帝沉思了一会儿后说:“好,朕明日将此计划一并拿到朝堂上去和大臣们商讨商讨。”
“多谢皇上!”
“明日你也上朝吧。”光昭帝又说。
他知道这个建议肯定会遭到很多人反对的。因此需要沈喜臻亲自给大家作一番解释。
“好的。”沈喜臻满口答应。
“好啦,谈完了正事,给朕弹奏一曲吧,朕想听你弹琴了。”光昭帝笑着说。
“好的。”喜臻随即弹奏起《仙人》来1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听完这首,光昭帝拍着手说:“妙啊,这是朕最喜欢的词作之一,广安候再弹一次如何?”
“当然可以。”喜臻又笑着弹奏起来。
光昭帝一边听一边喝酒,顿觉满心舒畅,豪气冲天。
望着眼前这位女子,光昭帝的脸上泛起了笑意。这个女子出现之后,他的自信便慢慢地回来了。底气也越来越足了,因为她为曦国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
如今,在她提出的这些政策的作用下,国家越来越富强了,他在百姓中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了,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样一个让人看不到极限的女子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当然,对于他来说,这种吸引更多的是来自她的才干。
…………………
次日,当光昭帝将沈喜臻的这个计划提出来时立即引来了众多大臣的反对。
“皇上。科举制度延绵了数百年,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容置疑,如今要破除它,无疑于蔑视权威。定然会让一大批有志于求学问的人愤而弃学,其影响之大,不可不防也。”宰相纪成藩立即出列表明自己的观点。
“俗话说:无破不立,只要新的政策能胜过旧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固步自封呢?”沈喜臻立即反驳。
“广安候莫要忘了,真正求学问的人都很有脾气和主见。大多数都是接受传统教育出身的,他们未必吃你这一套。就算他们吃你这一套,他们的父母也不会吃,而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得靠父母资助才能求学的。”纪成藩说。
“减半的学费,更加多项的选择,门槛有高有低,能兼顾到不同阶层的人,这样利民的政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来,就算百姓一时之间不能认同,相信假日时日也一定会慢慢改变想法的,至于那些始终不认同的人我们也没必强迫他们认同,他们最终不过是将路越走越窄罢了。”沈喜臻一脸镇定地答道。
“放眼天下,我还没见过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政策的,如果办成功了还好,若是办失败了,岂不是被人耻笑?”纪成藩又问。
“怕被人耻笑怎么能做得成大事呢?再者,我想表明的是——科举制度培养了一大批当官的人,但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可不仅仅需要官员这么简单,而是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办专学院能让不同领域的人才都得到学习和提升的机会,这种做法必定能使曦国的人才更加多样化,而参差多态乃世界之本源,这样做也是符合道家之‘道’的。”喜臻又毫不退让地反驳道。
几个回合下来,纪成藩没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