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兵进三韩(1 / 1)

('

三韩和秽貘,人口加起来,都没有三十万。

还都处于半原始的生活,他们生活的房屋,还是五尺多高,用泥巴垒起来的低矮房屋。

房屋的地面,会下挖三尺,人在房屋中,可以站直身体。

虽然高度够了,可房屋内还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

房屋内不仅阴暗潮湿,还十分脏乱,恶臭扑鼻。

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大多衣不遮体。

所谓的衣物,不过是汉人穿剩下的破衣烂布。

被秽貘人用少许猎物换了去,并当成了宝贝。

若是没有这些破衣烂布,那秽貘人只能穿上用干草编织的衣物。

那种用干草编织的衣物,不仅不保暖,还十分不舒服。

秽貘人为数不多的铁器,还大多是从汉境换来的,他们自己根本没有冶铁的能力。

这些铁器,用来制作农具都不够,又哪里会制作武器?

所以,秽貘人的武器,还是用棍棒削尖了的长矛。

那种长矛,就算是兽皮制作的铠甲,都很难穿透。

更别提精良的汉甲,还有防御力强上数倍的骁骑军黑甲了。

长矛击在黑甲上,连挠痒痒的都算不上。

三韩的百姓生活水平,比之秽貘要强上一些,却也没有完全脱离原始生活。

三韩的士兵,会使用和制作弓箭,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冶铁工艺。

士兵也大多手持长矛,矛尖也是用铁制作,有一定的杀伤力。

并且三韩的士兵,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训练,比之秽貘军队要强上不少。

三韩境内也没有城池,都是用粗木削尖的栅栏。

这种防御,在骁骑军眼中,形同虚设。

三韩和秽貘,加起来的可战之兵,也没有五万。

面对手持棍棒和农具,枯瘦如柴,面黄肌瘦,如同野人一般的军队。

即便兵力达到二十万,也不会对骁骑军造成威胁,就是会杀到手软罢了。

所谓三韩和秽貘,包括东部的倭岛,都是华夏的种。

只不过,华夏播撒出的这些种子,遭遇了虫害,最终长歪了。

这种遭遇虫害的幼苗,张骁自然不能放任其自由生长。

应该提前收割,并灭其根,重新播撒种子。

这种没有丝毫挑战和威胁的征伐,张骁自然不必亲自带兵。

他麾下的一众将领,都可以独当一面,每个将领,都能独自完成任务。

虽然没有挑战性,可一众将领还是争抢的面红耳赤。

即便是老成持重,不苟言笑的黄忠,也参与到了争抢之中。

争抢最厉害的,当属颜良和彭脱波才,还有刘备三兄弟,吕布自然也不甘落后。

张骁被众将吵得头疼,最终,张骁直接拍板,就由没有斩杀贼首的大将,负责此次征伐。

于是,黄忠、吕布、文丑三人,悲催的留在了襄平城练兵。

而颜良,刘备三兄弟,还有波才和彭脱,则是兵分三路,每路带领五千兵马,南下三韩。

见自家将军拍板了,众将领这才安静下来。

等到张骁派出的骁鹰卫,将探查完毕,成功返回襄平城后。

颜良和刘备等人,这才风风火火的带兵离开襄平。

张骁站在城头上,望着大军离开的背影,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攻下三韩和秽貘,根本毫无意外,等三韩和秽貘攻下之后,张骁就要将目光看向东部的倭岛。

想要登上倭岛,就要拥有船只,如今他身在辽东,靠近海岸,正是建造船只,组建水军的机会。

辽东遍地是山川,许多大山,乌桓人都没有进入过。

有大半的山川,还保持着原始森林的模样。

其中过腰粗的巨木,数不胜数,这都是制造船只的好材料。

而且,制造船只,可不能用湿木,要将其晾晒,还需要多种工艺。

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建造起来的。

至于制作船只的工匠,在北疆几乎找不到。

就算有会制作船只的,也不过是最小的先登船。

那种三层高的巨大楼船,只有荆扬等地的工匠,才会制作。

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张骁书信一封。

派人送入洛阳,交给刘宏便可,相信刘宏一定会对此感兴趣的。

想到此处,张骁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转身走下城头。

半个时辰后,一名骁鹰卫,便拍马冲出了襄平城的城门,向着西南方向,狂奔而去。

……

征北将军歼灭叛军,斩杀四名贼首,为大汉收复失地之事,一直持续到了新年,热度才逐渐退去。

新年刚过,一道消息,又在荆扬等地火速传开。

荆扬大地的多个大城,都张贴了告示。

就是告示上的内容,令整个荆扬大地,都为之沸腾了。

天子命征北将军,在幽州组建水军?

还要在荆扬等地,招募手艺娴熟的制船工匠,前往辽东?

还招募两万名会水性的荆扬百姓,组成辽东水军?

工匠和水军士兵的军饷,同骁骑军骑兵相同?还一日三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工匠家人也可以一同前往辽东,并分发土地房屋?

制船工匠,在荆扬等地的地位,并不高。

很多工匠,常年都找不到伙计,只能想别的办法维持生计。

如今,如此诱惑摆在面前,所有制船工匠都忍不住了。

身体强壮,又会水性的百姓,也忍不住了。

那可是朝廷下达的告示,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骁骑军。

虽然是水军,可还是归征北将军统御,也属于骁骑军。

别人百姓可能不相信,征北将军他们还能不相信?

于是,荆扬大地,便出现了北上的人潮。

尤其是扬州的百姓和工匠,他们拖家带口,不远千里的向着北方前行。

即便是他们带的粮食不多,我不需要担心。

因为他们所路过的官府,都会拿出粮食,来救济路上的工匠和百姓。

甚至有的郡县,还会给路上的工匠,提供住处。

百姓和工匠们都想好了,即便他们应征失败,他们也会留在北疆,留在征北将军的治下。

若不是路途太远,又囊中羞涩,怕饿死在路上,他们早就踏上前往北方的道路了。

如今,官府一路救济,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北上的人潮,几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每一日,都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还有工匠,踏上前往幽州的道路。

到最后,由于百姓和工匠的数量太多,荆扬等地的府衙,只能控制百姓北上的数量。

毕竟幽州如今还十分贫瘠,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和土地。

百姓们若是去的太多,幽州根本负担不起,即便有朝廷的救济,也不足以支撑。

……

喜欢汉末:以骁骑之名永镇华夏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汉末:以骁骑之名永镇华夏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天狱归来,我被迫成了玄凰阙主 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 寒门崛起:我的武道逆袭生涯 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我来自上界帝族,你说要跟我退婚? 仙武:无限推演金钟罩,横推万古 武途之颠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御时王卷 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