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以泥模浇铸得坯,手工简单加工即可得此弹,倒是这软木费了一些手脚去寻找。”
工匠头子的语气很有意思,带着一点技术工人的炫耀,似乎这点活就不算个事情。
贾琏拿起一枚子弹看看,又摸出简单到粗暴的游标卡尺量了一下,应该是没问题的。于是让人去取一根做好的枪管来,装上软木往里捅,因为子弹口径略小,空间冗余足够,很轻松的捅了进去。
“嗯,做的不错,等下一组的样品出来,届时该赐官的一定少不了。”当着承辉帝的面,贾琏再次提到了赐官的奖励,这个事情一点毛病都没有,太祖时期定下的规矩。只不过几十年没有执行了。如今,也算是恢复旧制了。
承辉帝在一旁插话:“尔等勤劳王事,不可不赏,那便……。”话到嘴边,承辉帝才意识到不妥,转头问贾琏:“贾大人,觉得如何?”
“最终的赏赐还要等成品出来,阶段性的赏赐,小组负责人赏银一两,余者每人五百文,中午所有参与者加一个荤菜,二两酒。先这样吧,大头在后面。”
皇帝一开心,没准就乱来,好在承辉帝有几层经验,及时收住了。贾琏的赏赐看着就很合理,尤其是所有参与的工匠的奖励,才是最得人心的。
“谢贵人赏,谢贾大人赏。”
工匠们一阵激动,整齐谢过。
不待贾琏和承辉帝走远,身后传来一片欢呼声。就为中午有酒有肉。
出了工坊之后,承辉帝上了车,贾琏上马跟在车窗前相送。
“爱卿在工部这段日子,历练出来了,朕心甚慰!”承辉帝指的不是工作进度,而是刚才如何赏赐工匠的安排上。不理解基层百姓的需求,胡乱开个赏格,你看人家敢接么?
承辉帝不知道的是,贾琏这个现代社会的官油子,长期在基层厮混,见过的“刁民”多了。相比之下,大周朝这些底层百姓,不到活不下去都不愿意多看官府大门一眼。干活还管一顿饭的工作,闹事?感恩戴德都来不及呢。
这些百姓淳朴的让贾琏心疼,就这么一群百姓,当官的还不拿他们当人看,非要堵住工匠们上升的通道。正所谓,人在自身谋取利益的时候,是不会看见其他的。
贾琏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工坊,看见那些眼神麻木的工匠们,得知进组后能管两顿干饭时的眼神变化。在工坊里做事,每个月是有工钱的,但多数情况下,工钱没有实发,一大半发陈杂粮、麻布,实际到手的钱是三成左右。
这个事情官面上贾琏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他不是工部的主官。
私底下贾琏肯定是要向皇帝告状的,只不过要等待时机,这不,机会来了。
“陛下,说实话,臣能为这些工匠做的太少了,内心实惭愧。”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加上一闪而过的忧虑眼神,立刻抓住了承辉帝的注意力。
“裘世安,寻个地方喝茶歇脚。”承辉帝的声音变得严肃,贾琏感觉惭愧的事情,要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