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效率低下的三堂会审,此番案件的处置格外的高效。前后不到十天,案子就处理完了。从内阁到六部九卿,上下一心,紧密配合,以最快的速度了结了案子。
承辉帝拿到处理结果后,一个字的意见都没说,提笔在报告上签字同意并用印。
这场因贾琏而起的斗争,就结局而言,承辉帝得了实惠,只是不多。
几位内阁大臣的请罪折子,承辉帝没有留中不发,而是直接批复:内阁负责大方向,具体问题的责任,算不到内阁的头上。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把柄留在皇帝的手里。
从这个举动看,内阁大臣们嘴上谢恩,心里也是诚恳的。
面对这么一个好机会,皇帝选择了轻轻放下,称的上坦荡之君。
稍微有点京官经历的,都能看的出来,类似的折子,太上皇和承辉帝的处理截然不同。太上皇当政期间,这一类的情况往往选择留中不发,这样他的余地更大一些。
这段时间贾琏最大的收获,就是落了个官场灾星的名号。
贾琏本该是继续观政的,结果提前放假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从这件事情,贾琏再次做出了点小小的总结,权利斗争在高层之间,尽量不会摊牌。类似福利来牙行的案子就是这样,果断的掐断线索后,一切就都结束了。
承辉帝也好,贾琏也罢,心里都有个大概的方向。
从结果上看,承辉帝这边算是小胜一局,上一次太上皇借着清欠案子,将承辉帝压一头的局面,现在基本赔进去了。双方又处在一个微妙平衡的局面。
七月初七,贾琏“坐牢”结束的日子。
事先谁也没想到,贾琏真的就是在家呆着,真是太自觉了。
已经很久没上班的贾琏,突然有点不适应了,收拾完毕之后,兴冲冲的出门去了工部。
到地方却被门子拦着道:“贾大人,今个儿是女儿节,也是休沐日。您再晚来一会,小的都走了。对了,工部新来的尚书大人给您办好了观政鉴定,让小的见了您直接转交。”
门子从里头拿出一个文件袋来,贾琏接过之后有点尴尬,居然忘记了假期。
“新尚书是郭大人吧?”贾琏有意无意的问一句,门子顿了顿:“与小人无关。”
打开信封看了看,里面有承辉帝开出的鉴定,还有郭尚书开出的鉴定,都是【上优】的评价。结果并没有太多意外,从门子的态度看,郭大人一定仔细交代过,绝对不许贾琏再以观政的身份进入总部。另外还夹带着一份文件,【研发处】这个部门被划归内务府,贾琏头上顶着一个内务府【研发处】主事的衔。
真就是为了怕招灾,工部当初放弃了与内务府争夺【研发处】。
等休沐日过了,贾琏想去哪观政,那就是贾琏自己的事情了,反正半年的观政期,已经过去两个月了。相信其他部门已经在做应对准备防患于未然了。
贾琏拿着文件袋,很是惆怅的感慨:“出了事情都怪我咯?哪次是我挑的事?”
这些日子一直负责传递信息的柱子,在一旁接了一句:“爷,换成别人遇见您的事情,怕是一点浪花都不会有。”
贾琏听了再次沉默,是啊,如果是个普通人,真就不会激起任何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