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既为祖制,理应遵循。”
承辉帝直接否决了他的话:“郧阳民变,越演越烈,大有蔓延糜烂中原之势,不是锻炼皇子的时候。贾琏,忠顺王为监军,如何?”
贾琏惊的浑身发抖,抬头时眼珠子瞪如铜铃,陛下,不带这样的,怎么还有我的事。
承辉帝对于偷袭臣子的事情,做起来真是毫无良心压力。此刻甚至有点得意!
“据臣所知,忠顺王并无带兵履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臣之见,不合适。”
贾琏不是任性,而是想要表达一个态度,我与忠顺王关系不好,我还不遮掩,要说出来。
怎么讲呢,这才是个年轻人该有的态度。什么老成谋国,你满十八岁了么?
一直装哑巴的张廷恩不能继续缄默了,站出来指着贾琏骂:“竖子,劣徒,陛下问你就如实回答,哪来那么多怪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显得你读书多是吧?”
贾琏低头听训,张廷恩转头对承辉帝行礼后道:“陛下,臣也觉得,忠顺王不合适。”
承辉帝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对师徒的表演,笑眯眯的问:“哦,爱卿说说理由?”
张廷恩道:“民间有句老话,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监军不善治军,必不能管好军纪。百姓经历民变,已经很惨了,为百姓计,还是派个作风严格的监军为佳。”
承辉帝听了点点头:“如此说来,爱卿是在主动请缨咯?”
张廷恩听了一愣,随即道:“臣愿往。”
君臣之间的对话,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军队的纪律在这个时代非常的严重。
军纪差,在这个时代,甚至都习以为常了。你看看王子腾就知道了,西域之战,动不动就三日不封刀。放任军队杀戮抢劫,以此提振士气。
这种风气一直在蔓延,即便到了北洋时期,也有张勋辫子军入南京时的三日不封刀。
战乱时期的军队,随时都会化身为野兽。
这才是常态,即便是当下的世界,战乱地区这类事情也很常见。
人民子弟兵,全世界就一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见到的军队是这样的,就认为别的军队也该理所当然的这样。
你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于别人而言,就是奢望。
“如此,岳齐为主帅,张卿为监军,嗯,贾琏为监军帐下从事,负责军纪。”
贾琏当然不会就这么顺从了,主打就是一个叛逆嘛。
“陛下,臣无从军经验啊。这合适么?”
条件是一定要讲的,不讲条件的话,以后你就必须无条件服从。
怎么说呢,别人让你做事情,哪怕是皇帝,哪怕你是心甘情愿的,也要反抗一下。
只要事情办的漂亮,上级反而会加深印象。当然了,尺度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