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九年的失落,让你一个风华初露的少年,成长为人夫,人父,时间的沉淀让宁克沉下心来,终于在第三次会试时考中。
二十六岁的进士,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比较年轻的。因为是三甲进士,宁克的仕途起点不高,只是一个七品知县。向上的过程也不好说艰难,就是那种非常普通的过程,因为有个好座师,只要资历足够了,也没人会给他上升设置障碍。实际上宁克并没有多少巴结孔照的时候,无非就是回京述职时,拎着一点土产登门。从正七品到正三品,宁克用了二十六年。
一般的情况下,宁克大概要在巡抚这个位置上不断的换地方,至少干三届才有机会回京。谁能想到,仅仅是一届都没做完,他就接到了圣旨。
在同僚们【还说你没有靠山】的眼神聚焦以及【狗富贵互相汪】的恭维声中,宁克收拾行囊,踏上了回京之路。
为官近三十年,要说没朋友那都是扯淡,紧赶慢赶的到了京城,时间进入四月。
走在京城热闹的街道上,宁克觉得京城没啥变化,但又变化不小。没变化因为建筑还是那些建筑,人还是那些人,崇文门的税监并没给这个文官任何照顾,一文钱税都不减少。变化则是界面上的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带着红袖章,挥舞着手里的黑白相间的木棍在指挥交通。马车必须走靠右走,行人不得在街道中心走。五层兵马司甚至还强卖给他两个五文钱的柳条编的兜,挂在牲口的屁股后面兜住大便。
看在对方态度很耐心的份上,宁克没有发作,吩咐管家照办了。
看看时间不早了,宁克带着家眷去河南会馆安顿下来,趁着天没黑带着个长随去访友。
找到一个在礼部任郎中的同年谢瑾的家里,对面见了谢瑾也很好奇:“仁兄怎么不先来封信,我好去接你。”
宁克也是一脸委屈道:“我哪里会想到是这样,一个迎接的人都没有,户部的官儿都这么清正,不给上司面子的么?你看啊,知道的我是升官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被罢黜了。”
谢瑾一听就明白了,点点头道:“嗯,是这个道理,不过也不奇怪。仁兄这个户部尚书来的一言难尽,我仔细说你就明白了。”
京官的消息自然是灵通的,报纸上所谓的内阁的胜利,都是骗圈外人的。当然谢瑾知道的也不全面,内阁不会说什么名单之外的话。
“总之一番拉扯下来,陛下让步了,但让步的不多,今后增加一个预算制度,仁兄这个尚书可不好当啊。要知道,此前的张阁老,那可是陛下深信不疑的臣子,孤忠一类的标杆。”
在同年家中用了晚饭后,喝了点酒的宁克,谢绝了挽留,告辞离开。
获悉的信息整理一下,大致可知,陛下喜欢张廷恩那种孤臣,并且毫不掩饰。
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凡是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皇,没有不喜欢孤臣的。自己大概是做不成孤臣了,这个户部尚书不好做。
还有就是那个预算制度,到底是个啥东西,宁克心里也没个谱,好在有充足的时间,年底之前确定章程,明年才开始实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