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鳌拜对人民军这种矮墙工事并不陌生,在过往与明军的战斗中,他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法。
后金军队在遭遇明军后,通常都不会轻易发起攻击,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迅速切断明军与外围的联系,将其围困。
可这一次面对人民军的防御工事,鳌拜心里却隐隐有些忐忑。
毕竟,对面的这支明军曾经两次击败了莽古尔泰,南方还有一支明军,更是打的阿敏溃不成军,甚至躲在一处村堡内不敢应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去前线的斥候陆续带回了消息,称人民军的防御工事中异常平静,从工事的布局来看,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听到这个消息,鳌拜才稍稍松了口气,心想这支明军或许只是虚张声势,利用伏击和夜袭侥幸打败了轻敌冒进的莽古尔泰。
等后金大军稳住阵脚后发起强攻,必定能轻易突破他们的防线。想到这里,鳌拜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自信的笑容。
心中瞬间就形成了一套攻击方案,他会用火炮摧毁明军的土木工事,彻底瓦解明军战斗意志后,再派出铁甲兵冲击明军的阵地。
那些身披重甲、手持盾牌的铁甲兵将会如同钢铁洪流,以坚韧不拔的气势发起冲锋。
当铁甲兵突入明军的防御阵地后,再派出大量的骑兵从突破口一拥而入,对明军步兵展开最后一击。
如果在野战中没有配备盾车和铁甲兵,八旗将领就会使用“滚马刀”战术,对明军阵地展开定位突破。
这种战术充分发挥了马匹的速度优势,通过蒙住马眼,让马匹不受外界干扰,一往无前的冲向明军阵地。
同时,人和马都披上厚重的铠甲,士兵手持刀盾,冲击明军火枪或长矛组成的军阵。
当战马冲入明军防御阵地的一瞬间,八旗兵会从马上滚落,借助战马的奔跑惯性冲乱明军阵列,八旗兵在趁机与明军展开近身搏斗。
一旦成功打开突破口,后面的八旗兵就会紧紧跟随,手持刀盾砍杀明国步兵。骑兵也会趁机一拥而入,彻底击溃明军的防线。
拥有火枪火炮远程打击能力的明军,因为缺乏军事训练和死战不退的斗志,在被八旗兵冲破防御阵地后,往往会因为恐惧和惊慌而丧失战斗力四散奔逃。
八旗兵则会趁机追杀,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高举锋利的钢刀,就如同饿狼一般凶猛。
他们会取出弓箭,跟在奔跑溃逃的明军士兵后面,相互比试谁能斩获到更多的人头。
八旗兵通常是一人配双马,有着持久的战斗力,在战场上具备出色的机动性,能够迅速冲锋,也能够灵活的变换战术。
相比之下,明军步兵不仅在战场上行动迟缓,所采取的战术简单。而且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在战斗和溃逃时,往往用不了半个时辰就会筋疲力尽,只能无奈的跪地求饶。
这种情况在辽东战场上屡见不鲜,所以才会经常出现区区几百名后金骑兵,就能消灭几千甚至上万明国步兵的战例。
明军因此在与后金军队的战斗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劣势,始终无法在战术上有所创新。
努尔哈赤当年就是凭借这些战术,击溃了明军引以为傲的长矛和火枪方阵。通过一系列的血腥恐吓手段让明军闻之丧胆,通过大肆掠夺迅速强大起来。
然而,更具戏剧性的是,他的子孙们竟然运用明军所擅长的火器战术,又成功击败了以刀马娴熟着称的蒙古骑兵。
这个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实,就仿佛是上天在诅咒明国一般,让这个贪婪而又愚蠢的老大帝国走向了自我毁灭。
尽管辽东后金政权兵力有限,仅有寥寥数万,但他们能够针对明军和蒙军的作战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从而在一次次的胜利中逐渐崛起。
后金军队就是用这些屡试不爽的绝招,迫使原本可以追杀蒙古骑兵的明朝军队,如今却只能龟缩在坚固的城池中,依靠手中犀利的火器来抵御后金骑兵的进攻。
当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汉奸投敌后,战争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奴军队中的火器比例迅速飙升,明军曾经的守城优势也变得荡然无存,而腐败无能的明军却对此束手无策。
马超认为,明军失去守城优势,不仅仅是因为武器装备的不足,而是明军早就已经丧失了战斗力,根源是明国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了民族内部的分裂和对抗。
在明国内部,君主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结构等级分明。处于社会底层的军户备受压迫和剥削,生活状况异常艰难,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士兵们平时被压迫得温顺如绵羊,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特权阶层的痛恨,对统治者的忠诚度早已消失殆尽。
这也反映出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人心涣散、军队士气低落、国家治理陷入困境的现状。
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并非是那些与敌人短兵相接的第一线士兵,而是取决于那些在后方观战的二三线士兵。
当第一线战局不利时,二三线观战士兵往往会心生恐惧,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抛弃第一线浴血奋战的袍泽。
而第一线获得胜利时,二三线观战士兵就会一拥而上争抢战功,为自己跨越阶层创造条件。
就犹如楚汉争霸时,项羽垓下之战中败逃至乌江,刘邦传令三军,谁能杀死项羽,赏千金、封万户侯。
此令一出,无数人争先恐后去追杀孤军作战的西楚霸王,最终逼迫项羽在乌江自刎,汉军士兵疯狂哄抢项羽的遗体,甚至发展到了自相残杀的地步。
其中一位叫杨喜的士兵,因为抢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而被刘邦封为赤泉侯。
杨喜被封为赤泉侯后,不但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连同整个家族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杨喜的曾孙杨敞聪明好学,不但娶了司马迁的女儿为妻,还得到了当朝权臣霍光的赏识,逐渐做到了丞相的位置。
喜欢欢喜鸳鸯,决战大明帝国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欢喜鸳鸯,决战大明帝国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