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这话从哪说起那
就从三皇五帝说起吧
沧海桑田
万物变化
从水生到陆生
从单细胞到复杂的思维意识体
最后就出现了人类
远古的事情实在无法考究
咱们就从一些传说开始吧
传说有了天地万物之后
大地空荡荡一片了无生机
凭空就出了个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法力无边神通广大
无聊寂寞
就用黄土捏出了人类
而后灾难连连
天上漏水
地下着火
野兽横行
人类困苦
女娲娘娘慈悲心肠
融化七彩神石补天挡水
斩杀妖孽怪兽解救黎民
从此万物有序
人间安定
按我们今天的理解
在原始社会
个人力量有限
无法对抗自然和野兽
他们过得是群居生活
当时的社会法则和现在有所不同
族群领袖是德高望重的老祖母
女人负责采集食物
制造器物
养老扶幼
还要生产下一代
男性则要外出打猎
不但要和野兽进行搏斗
还没有固定居所
所以当时的孩子只知道母亲
不知道父亲
这就是母系社会
而女娲娘娘就是老祖母的光彩化身
接下来
再说一说第二个神人
此人唤作伏羲氏
伏羲氏有天纵之才
能通万物之性
有教化众生之能
他教人类织网打鱼制器捕猎
又教人类烹饪之法养殖之道
从此人类就不必生吃猎物了
也不必有了猎物
一顿吃三顿的量
没有了猎物
一饿就饿上三天
虽说这些是传说
可也反应了人类当时的生存状况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
积累知识
在实践中提高着技能水平
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
神农氏闪亮登场了
人类的生活安定了
打猎的工具和手段丰富了
还学会了养殖
生活条件好了
自我繁殖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
不但人数增加了
个人的生命周期还延长了
这样一来
可以吃的东西就渐渐不够了
人只知道
动物可以吃我
我也可以吃动物
可是动物吃光了怎么办
那就只能吃那些花花草草了
可花花草草也不简单啊
它们都是有防范能力的
有的不好消化
有的根本就不消化
有的有毒
有的还有剧毒
怎么办呐
这个时候神农氏站了出来
他要品尝世间花草
熟悉性能
来做一个归纳总结
哪些能吃
哪些好吃
哪些只能用来看
哪些还可以种植
哪些喜欢阳光
哪些喜欢雨水
等等等
终于
人类在驾驭了动物之后
又驾驭了植物
当然这只是传说
这些工作要是一个人做的话
早就毒死八百回了
这些宝贵的经验
都是无数人类用性命换回来的
后代把女娲伏羲氏神农氏合称为三皇
就是人类始祖之意
关于三皇的版本有很多
我们这里只说这一种
三皇之后是五帝
五帝之尊叫黄帝
话说这个黄帝是有熊氏之后
这一年有熊氏首领的位置传给了少典
少典春风得意娶了个叫附宝的姑娘
俩人是恩恩爱爱
郎情妾意
朝夕相处
一天
二人去姬水附近游玩
眼看天色不早
俩人就要往回赶
突然天空中是雷声大作
说时迟那时快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
怎么就那么巧
怎么就那么寸
附宝回去以后就怀孕了
这事情传开之后
族里人是纷纷议论
都说这是天神送子
不凡之人要降生
附宝还真争气
几个月之后生了个男孩
孩子长的是浓眉大眼虎头虎脑
几个月大就学会了说话
再稍微大一点
就无师自通
什么事情都明白
还经常给族里人评断是非
因为有熊族崇尚五行之中的土
土是黄色
这孩子又是天神送子
就取名为黄帝
又因为他长在姬水之边
住在轩辕之丘
又以姬为姓
轩辕为号
后世也称黄帝为轩辕氏
黄帝成年以后
自然而然的就成为有熊国的领袖
在他的带领之下
有熊国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可能是黄帝本事太大了
他觉得姬水这地方太小了
不利于部落的发展
就率领本氏族的人民到处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这三转两转
就来到了涿(同捉)鹿(今河北北部)
一看
这地方不错
土地也好
猎物也足
得
就在这扎根了
可哪成想这块是有主之地
一个以炎帝为首的部落就生活在这
一山难容二虎
两伙人就火拼上了
最后黄帝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征服了炎帝
双方合并了成了一个新团体
黄帝是老大
炎帝是副老大
新部落的名字就叫炎黄部
这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雏形
我们自称炎黄孙子
就是从这里来的
炎黄部落在黄帝和炎帝的带领下
日子过的是有滋有味
可好景不长
南边的九黎族打了过来
这个九黎族在蚩尤的领导之下
向炎黄部落发起了进攻
双方在涿鹿之野打的是你死我活
最后还是黄帝技高一筹
杀死了蚩尤
还把九黎族的残存力量收编到自己麾下
从此黄帝
地盘更大
威望更高
被中原地区各部落拥护为公共领袖
不管这些故事有多少真实性
最少我们可以了解到
在氏族社会里
各个部落之间是不断发生斗争的
最后大鱼吃小鱼
变成巨鳄
可能黄帝活的太过于勇猛
等他把领袖的位置往下传的时候
只能传给孙子颛顼[zhuānxu]了
关于颛顼的故事
我们明天接着说
书接前文
部落领袖的位置落到了颛顼的头上
颛顼就是黄帝的孙子
这孙子可不简单
和他爷爷一样聪明
算不上万事通
也是百事通
有权利
有谋略
还特别会利用鬼神迷信来控制族人
在群众中威信极高
据说颛顼每次出去视察的时候
老百姓都会是夹道欢迎
就连动物都会摇起尾巴
树木也都会摆动枝叶
他的民意支持率可见一斑
不过颛顼也不是一个让老百姓百分百满意的人
他就制定过一个让人讨厌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