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周昭王无耻的死了
太子姬满继位
为周穆王
穆王也有着独特的爱好
打仗
老爹的仇当然要报
穆王先是发兵把楚国打是屁滚尿流
烧香上供
从此
那个不服就打那个
身边没有了对手
就找远处的打
边远的少数民族戎狄
不按时纳贡
周穆王就率兵亲征
一直打到对方没脾气
因为天子的辛勤作战
到周穆王晚期
周朝疆土达到巅峰
事物都有两面性
由于天子经常亲自出马外出作战
朝廷之事只好委托大臣打理
导致朝政松弛
自穆王以后
周朝开始由胜而衰
又历经几朝天子
周朝第十代国王
周厉王出场了
这厉王也是命苦
他当王的时候
由于前几代的折腾
已经没多少家底可以祸祸了
这时候又有外族入侵
不少诸侯国内部起乱
上的供奉也相应减少
周厉王总觉得自己委屈
我倒是想花天酒地
可哪来的钱啊
上能有昏君
下必出佞臣
一个叫荣夷公的大臣闪亮登场了
大王
您是天子
是天下的君王
天下的东西都是您的
谁要想动您的东西
您可以征税啊
哦
有点意思
具体说说
不管是谁
上山采药交税
下海捕鱼交税
山上砍柴交税
海里捞虾交税
喝我的水交税
走我的路交税
厉王拍了拍荣夷公的肩膀
小伙子
有前途
照办
朝廷里还是有些明白人的
有个叫芮良夫的大夫就劝告厉王
大王您这是取天下财为一己之利
容易触犯众怒的
后果不堪想象
可厉王看到能弄来钱
供自己挥霍
根本不听这一套
有本事你也给我弄钱来啊
不能啊
那就让荣夷公上
这回把老百姓惹毛了
这也税
那个税
惹不起
我还骂不起嘛
整的天下怨声载道
沸沸扬扬
大臣伯虎看局势不好
赶紧进谏
大王
老百姓已经骂声连连了
再这样下去
恐怕他们要动手了
厉王还是不吃这一套
不是有人骂吗
我养的士兵是干嘛的
都给我出去看看
有骂我的
给我拉回来弄死
你别说
效果很明显
这回没人骂了
大家在街上根本就不出声
生怕听力有障碍的士兵听错了把自己抓回去
熟悉的人见面也不敢打招呼
就互相使个眼色就过去了
偌大个京城
如同墓地一般安静
厉王得意了
看这回还有谁跟我作对
闭上你们的嘴
乖乖交你们的税
还是有忠心的大臣劝谏
大王
当年鲧奉命治水
采取封堵的方式
最后堤坝决口
后果惨重
大禹治水
采用疏导之法
顺水势而治水
天下畅通
您现在把天下人的嘴都堵上了
要知道这老百姓惹毛了
可比洪水危险
厉王依旧不听
洪水还是冲翻了堤坝
都城里的百姓再也受不了拉
大家拿起扫帚
抄起擀面杖
拎起茶壶
带上刀
就冲向王宫
厉王赶紧派侍卫相迎
这些侍卫一看
七大姑
八大姨
三叔
二大爷
都在人群之中
算了
不管了
进去吧
厉王一看大事不妙
就把太子靖托付给了召伯虎
自己带着一些侍从
溜出王宫
逃命去了
再说乡亲们
拿着做饭的家伙就冲进了王宫
找了一圈
原来厉王不吃饭就走了
不行
父债子偿
把太子揪出来
然后他们就冲到了召伯虎家
让他交出太子
召伯虎可犯了愁了
交吧
对不起厉王不说
以后大臣们说起来
我成什么东西了
不交吧
乡亲们非要在我这里做饭
得
一狠心
他把自己儿子当太子交了出去
就这样太子躲过一劫
老百姓也散去了
第二天
卫国国君卫武公带兵前来勤王
卫武公又名共伯和
他到了都城一看
闹事的都走了
天子也跑了
干脆自己就在王宫住下了
厉王是不敢回来了
太子也不能出头了
召公就提议
国家暂时由共伯和代理
大家一致通过
这一年就是共伯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共伯和虽然凭着武力当上了代理国君
治国还是有一套的
他吸取厉王教训
采取召伯虎的建议
废除了之前乱增的税收政策
百姓生活恢复了正常
社会也就稳定了下来
转眼就是十四年
外逃的厉王死了
太子靖也长大成人了
百姓对他们的仇恨也没那么深了
召伯虎觉得时机成熟了
就在一天早朝之上
对大臣们说了太子的消息
大家一致同意太子上台登基
共和伯虽然留恋天子的宝座
可看大家那热切的眼神
也不敢多待
顺水推舟就回到卫国去了
太子靖继天子位
这就是周宣王
太子靖
不
周宣王终于可以在阳光下做人了
不但为自己
他还要洗刷父王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