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我们这里交代一下扶苏
扶苏
是秦始皇的大儿子
据说此人刚毅勇武
又十分的仁义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
他就极力劝阻老爹
父皇啊
现在天下刚刚安定
很多远方的百姓还没有归顺朝廷
那些读书人
不过是学习孔子的言论
也没干出什么危害社稷的大事
您要是这样对待他们
恐怕会伤了天下人的心啊
开始的时候
秦始皇还跟他解释
老爹我这么干
是为了将来天下的安定
也是想给您们清扫障碍
可扶苏这个人
有点认死理
认准的事情
非得干到底
不断给老爹进谏
这下子把秦始皇给整烦了
干脆就让扶苏去了北方边境
去和大将蒙恬戍边外带修长城去了
也许秦始皇的本意
是想让这个儿子去锻炼锻炼
看看真正战争的残酷
看看老百姓到底该怎么治理
等他接受好了锻炼
再来接自己的班
可没想到自己身体不争气
巡游的路上就要交代了
这才给扶苏写下遗嘱
要他把手头的活交给蒙恬
赶回咸阳
一则处理自己的丧事
二则来登基做皇帝
几天以后
秦始皇死在了回咸阳的路上
他死的很安详因为他觉得
自己把后事都已经安排好了
秦始皇算的很好
自己回到咸阳往陵墓一趟
扶苏回到咸阳往皇位上一坐
可是他漏算了一个人
那就是赵高
赵高虽然是个太监
可身残志不残啊
他一心想着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干出一番事业来
由于身体和身份都不太方便
他就把自己的前途
都压在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的身上
赵高是读过书的人
这在太监里算是难得了
再加上自己一直追求进步
所以
他曾经给胡亥当过老师
胡亥那
也一直很信任这老师
现在
这封遗嘱拿在了赵高的手里
他要把握这个机会
搏上一搏
赵高拿定了主意
就去找胡亥
结果胡亥早就有这个心思了
两个人是一拍即合
赵高告诉胡亥
要想把这个事情给办成了
光靠你我二人
那是不够的
哦
那还需要谁
此人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就是李斯李丞相
胡亥觉得有点为难了
李斯都已经是丞相了
不像我们俩
事成之后都会有大好处
总不能让他当皇帝吧
赵高脸上露出一丝奸诈
这不是问题
这个世界上
有的人
会为了得到什么去冒险
有的人
会因为害怕失去什么而冒险的
这时候
秦国最有权势的皇帝躺在车里
新的皇帝还没有产生
很多事情都要由李斯来打理
秦始皇有很多儿子
生前又没有确立太子的位置
为了防止这些王子争皇位
造成天下大乱
李斯决定
秘不发丧
每天
百官照例去秦始皇的车前行礼禀报事情
一日三餐也要照例做好送过去
当时除了李斯胡亥赵高之外
只有五六名秦始皇的贴身知道秦始皇已经归天了
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李斯还是比较满意目前的局面
只待巡游的车回到咸阳
等待扶苏继位就好了
可还没等扶苏出现
赵高先找上了李斯
赵高也没有废话
上来就开门见山
李丞相
现在皇上驾崩了
外人还都不知道
给扶苏公子的遗诏和符玺都在我手里
立谁为太子
全看您一句话了
李斯吓了一跳
他知道赵高脸皮厚
可没想到他敢说出这样的话
条件反射之下
他一口回绝了
赵大人
你怎么敢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那可是皇帝的遗嘱啊
我出身低微
全凭皇帝提拔
才有了今天
现在皇帝把身后之事托付给了我
我怎么敢辜负他老人家
李斯说的是义正辞严
可这些早在赵高的意料之中
他抽动一下嘴角
阴阴的笑了一下
丞相
那我来问你
依你之见
论才能
论功绩
论谋略
论取信天下
以及在扶苏公子心中的地位
你与蒙恬将军谁强呢
李斯没想到他会这么问
沉默了片刻
闷声说到
我不及蒙恬
赵高看李斯这幅表现
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
继续问道
丞相想想
如果扶苏公子继位了
那这丞相的位置
有没有可能就是蒙恬的了
说完
赵高顿了一下
看了看李斯那阴沉的脸
就怕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