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好了
说完了周亚夫和梁王
让我们重新把时间定位到七国之乱刚刚结束的时候
所谓胜者为王说话响
何况汉景帝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有功之臣
肯定是要奖励的
那些叛乱的王爷和官员们
该赦免的就赦免
该不追究的也就不追究了
但是
现在削减你土地的时候就要到了
我也不像之前一样一点一点的来了
干脆就抄起大砍刀
我想给你留多少
你就给我剩多少
汉景帝这回是结结实实的
吃了一顿饱饭
等他吃饱喝足之后
再看那些诸侯王们
绝大多人的人
手下只有一个郡的土地
这么说可能还不够形象
我给大家列举几个数字
在汉高祖的时候
诸侯国共计拥有42郡
而中央政府拥有15郡
到汉景帝打饱嗝的时候
诸侯国共计拥有26郡
中央政府拥有44郡
当然了
这郡的总数有了变化
可能和行政区域的变更有关系
大家有兴趣
可以自己去详查
这还不算完
汉景帝还把诸侯国的很多权力收回到中央
既然你们地盘小了
权力也小了
那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
所以
诸侯国的官吏也被大量的裁撤
诸侯国也就不再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
经过这些之后
诸侯国的势力已经大大的削减了
再也没有能力和政府叫板了
不过也有例外的
那就是梁国
因为在平叛期间
梁王不但站在朝廷这一方
还是绝对的中流砥柱
所以汉景帝也不好意思拿兄弟下手
当然了
不下手也是暂时了
若干年之后
梁王比皇帝先走了一步
汉景帝就毫不客气的动手了
内容差不多
只是形式委婉了一些
他把梁国分成了五部分
分别封给了梁王的五个儿子
这样
大汉朝廷的威胁才算彻底解除
诸侯王的问题搞定了
汉景帝又开始操心起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太子的人选问题
虽说当年为了拉拢梁王
自己真真假假的说过要让弟弟当继承人
可毕竟自己的儿子一大堆
不是迫不得已
谁会让弟弟接自己的班啊
其实这个立太子说简单也简单
正房的薄皇后没有生儿子
汉景帝最宠爱的栗妃给他生了好几个儿子
顺理成章的
栗妃的长子刘荣就立为了太子
栗妃本来就受宠
现在儿子当了太子
皇后还没有儿子
这分明是要让自己当皇后的节奏啊
从那以后
栗妃就有点抬下巴看天走路了
其实不但栗妃这么想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这就包括皇帝的姐姐长公主
这长公主可是个精明人
虽然说和皇帝弟弟一直关系不错
可她总想更进一步
长公主有个女儿
名叫阿娇
比太子小不了几岁
长公主就和栗妃商量
想亲上加亲
把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
可长公主没想到
栗妃一直对她就不是很爽
因为长公主为了讨好皇帝
经常给皇帝送去美女
而栗妃害怕自己失去宠爱
因此一直记恨在心
这次长公主自己把脸贴了过来
儿子已经当了太子的栗妃毫不犹豫
就把后背甩给了长公主
栗妃爽了
可长公主恼了
自己以前是皇帝的女儿
现在是皇帝的姐姐
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啊
这也实在下不来台了
哼
你家儿子不要我姑娘
皇帝又不止你一个儿子
她就把目光转向了王夫人的儿子刘彻
王夫人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马上同意了阿娇和刘彻的亲事
从此以后
栗妃的仇人
又多了一个
之后的时间里
长公主是没少向皇帝打了栗妃的小报告
一次两次
皇帝没往心里去
三次四次
皇帝觉得有点心烦
五次六次之后
皇帝心里也打起了鼓
有那么一次
皇帝生病了
身体虚弱的时候
当然是最宠爱的栗妃陪伴在身边了
汉景帝就开始了试探
爱妃啊
你儿子已经当了太子
以后就是皇帝
要是哪一天我不在了
你要好好对待其他妃子
和他们的孩子啊
你再看咱们这位栗妃
她马上就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做出一副苦大仇深装
我哪敢对他们不好啊
要是她们不合起来欺负我
我就万幸了
说完
嘴角还撇了一撇
看着栗妃的这副做派
再想想姐姐之前说的话
汉景帝叹了口气
低下了头
姐姐说的对啊
这栗妃对我的其他老婆和儿子
真是不咋地啊
要是哪天我没了
刘荣当了皇帝
这栗妃岂不是下一个吕后啊
那我的其他老婆和儿子
不就惨了
那刘氏子孙
岂不是又要经历一场浩劫
从此以后
汉景帝就很少去栗妃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