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书接前文
捋顺了刘秀
咱们再回过头来说一说更始帝刘玄
前面我们讲过
公元23年十月左右
更始帝先后干了两件大事
一个是气走了赤眉军的领袖樊崇
一个是派出刘秀去安定河北
就在第二年
也就是公元24年的二月
在手下的建议之下
更始帝下令
离开洛阳迁都长安
这次迁都工作有点不太顺利
大军刚从洛阳出发的时候
在前面开路的马不知道受到了什么惊吓
是撒腿狂奔啊
结果有三匹马没搂住
撞到了宫门的铁柱子上
头破而亡
虽然这个前奏没有起好
可并没有影响到更始帝迁都的步伐
他们还是一路西行进了长安城
当时长安皇宫破坏的不是很厉害
除了未央宫被烧毁之外
其他的宫殿还都能用
所以那皇宫的场面和气势还是在的
更始帝到了之后
就住在了长乐宫
当他真正登上前殿
不由的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大殿是庄严肃穆
两侧有那么多的官吏手按裤线迎接自己
这些人自己都不熟啊
刘玄一下子就不自在起来
坐在位子之上
头都要低到大腿根了
好一副尴尬的场面啊
尴尬没有持续很久
很快更始帝从洛阳带过来的将军们就赶到了
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刘玄这才抬起头
左右动了动酸痛的脖颈
诸位将军
这是个好地方啊
你们都抢了多少东西啊
将军们七嘴八舌的就开始比了起来
这回
轮到原本站在大殿两侧的官吏们不自在了
他们都是长期在皇宫担任职务的人
那都是在朝堂之上见过大场面的人
可从没听到皇帝这样问话
更始帝也顾不上他们了
因为这个时候手下的李松和赵萌向他提出了建议
那就是
所有有功之人都应该封王
按理说
这不是个过分的建议
毕竟天下是他们帮助打下的
更始帝的这个皇帝也是他们权衡后的产物
此时朱鲔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觉得
既然陛下是继承高祖之业当上了皇帝
就该遵从高祖皇帝当年的约定
非刘姓宗室不能封王
朱鲔觉悟确实不低
可其他人不行啊
当不上王
那他们觉得自己都白干了
大家的意见就起了分歧
最后还是有人活了个稀泥
王是要封的
高祖的教导也不能忘记
就先封刘姓王吧
其他人排在后面
就这样
更始帝先是封了一些刘姓功臣为王
然后异姓功臣也被封了王
其中
朱鲔为胶东王
李轶为舞阴王
大家都很高兴
只有朱鲔还在坚持原则
我拗不过你们
阻拦不了你们当王
可这个胶东王
我是坚决不当
更始帝也只好变通了一下
改封朱鲔为左大司马
又封李松为丞相
赵萌为右大司马
因为更始帝娶了赵萌的女儿
又比较宠爱她
所以就把很多朝政之事
都交给赵萌代为处理
有人替自己干活了
刘玄这心就更宽了
以前自己的皇位是别人给的
后来自己的江山又是别人帮忙打的
现在自己皇帝的义务都有人帮忙尽了
那我就管享受皇帝的快乐好了
从此以后刘玄就培养出了一个新爱好
喝酒
他是整天的在后宫和老婆们喝酒作乐
有时候大臣有重要事情想找他商量
可皇帝喝的五迷三道的
根本就没法接见他们
实在被大臣们逼急了
刘玄就让身边侍候自己的人替自己搭话
那大臣们也不是傻子
一听口音就不是皇帝本人啊
所以他们对刘玄非常的有意见
这个皇帝不靠谱啊
现在天下还不都是他的
就这样放纵自己
那以后还怎么的了啊
其实这事情要说都怪更始帝吧
多少也有点冤枉他
因为酒这个东西
一个人是喝不嗨的
那皇帝刚迁都心情大好
肯定不是一个人喝闷酒
也是巧了
更始帝这后宫有一个韩夫人
这小娘们也是嗜酒成性
所以很对更始帝的胃口
这两口子就成了酒友
不但这样
那韩夫人喝了酒之后
脾气还特别大
她陪更始帝喝酒的时候
只要喝高兴的时候有人来奏事
她就会大发雷霆
你们怎么回事
没长眼睛吗
没看着我和皇帝干什么嘛
是不是成心的
说
是不是成心
这韩夫人是越骂越气
越气越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