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4300】
“三十岁还没到,就跟六大玩儿上了?关凌这也太狠了吧。”
“还没确认的消息,总归是不好说。”
“到时候在庆功宴上,倒是可以采访采访关导。”
“照片反正是拍到了的,摩天凌云的盖闹特,现在在那边的媒体上可是名人,最近《海王》大爆特爆,盖闹特四处参加酒会,这人是定然认不错的。”
“你们认为关凌与他们的合作会是什么?”
“能是什么?此前范兵兵说会出演《复联2》,前阵子温子仁拍摄了《海王》,关凌还去参加了《复联》的首映礼,必然是未来怎么深入合作的事情做个沟通。”
“真没想到,漫威这种局……”
哪怕是业内的许多粉丝,也不免咋舌。
“关导,我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范兵兵都给关凌打来了电话,内心砰砰跳动,“不过这次是不是会影响我未来的发展?”
她很清楚,这件事情影响最大的华夏演员就是她。
因为她已经是参与者了。
“如果可能,你会有更多的戏份。”
关凌的话说完之后,范兵兵忍不住在电话里就开始聊文绉绉的爱情。
关凌说自己喜欢实体。
范兵兵这才亲了几口,挂断电话。
其实业界了解关凌的,大概都清楚此事为真,因为关凌的格局一直都很大。
无缘无故去参加《漫威》首映礼,也自然不是无来由的。
而原本圈内认为关凌的摩天凌云参与华纳和迪士尼未来的新电影已经足够无敌了,但没想到还有高手。
2012年5月15日,澳大利亚《悉尼晨报》在爆出摩天凌云的消息之后的第二天,再度爆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
“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公司已同意向新闻集团出售19.9%的股分,但具体财务条款尚未披露。”
几乎同一时间,博纳与规模达十亿元起步的金玉投资基金达成了合作。
同时还拿下了京城银行的最大单笔授信,金额高达5亿元,创下了商业银行给文化产业贷款的单笔最高记录。
而于东也迅速接受了采访,声称此事为真。
同时表达这一比款项未来要参与40%以上的中美合拍电影投资,而博纳拥有优先参与发行的权利。
言语之间野心十足,宣告了博纳在中美合拍片领域的布局和野心。
这位做发行起家的电影公司老板,很明显认为发行领域已经无法再满足他的扩张野心了。
一时间,圈内再度炸掉。
“华夏出海的船,不止一艘了?”
“有一个六大入场了?这次收购的是博纳时代?于东那小子闷声干大事啊!”
“这和关导还不一样吧,关导之前和狮门是互持,现在和两个六大最多算得上是合作和磋商,可没有任何要被收购的迹象。”
“这俩天差地别,一个是为了进入华夏市场,从而巩固在华夏电影市场的地位,而关导则是为了持续深入打入美国市场,让华夏电影和华夏演员出去!”
“不管怎么样,这对我们观众而言,是福报。”
“这次是真的卷起来了,不只是自己卷,而且还带动了好莱坞电影一起卷。”
“其实这次收购倒是不意外,毕竟新闻集团一直都筹备进入大陆传媒领域,这事儿人尽皆知,1998年的时候他们就像踏进来,但是根本没有落脚之地。他们想要凭借旗下20世纪福克斯的《泰坦尼克号》的影响力涉足华夏传媒电影,而后几年先行投资了香港的凤凰卫视,最后却无疾而终。当时哥伦比亚公司在《卧虎藏龙》当中赚了一大笔,热情的投资过许多华夏电影,当时就想收购华艺,只是未能成型。
华夏的政策制定还是对外资和合资的限制很多的,尤其是近几年,华夏电影市场票房疯涨,单部电影票房最高已经达到了17亿左右,折合美金也有三亿美金,是好莱坞之外的最大票仓,好莱坞怎么可能不垂涎?而且默多克的老婆还是邓文迪这个华裔,这种合作,可能本身也就是时间问题。”
“主要还是电影文化自信起来了,华夏官方去年高调宣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上给松了口,在国家许可范围内的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被允许了。否则博纳这次也是违规。”
“那关凌那件事都两三年了,是怎么成功的?”
“楼上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关凌是在好莱坞成立的摩天凌云,外国公司互相对赌收购互持,和华夏政策有什么关系?”
“本质上来讲,他们是想迂回确定自己在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市场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从而扩大自己制作的影片在内地市场的票房份额。”
…………
“关导,过两天庆功宴上,王总想去,让我和你先说一声。”
凌云传媒,关凌忽然接到了叶宁的电话。
万达影视,叶宁。
“王撕葱有我的联系方式。”关凌下意识说到。
“不是小王,是大王总。”叶宁道,“他让我约一下您的时间,看您方便。”
关凌眯了眯眼睛。
他着实没想到,会接到大王总的邀请。
但鉴于对方有这个兴趣,关凌自然也不会主动去拒绝。
“到时候联系就好。”
“那我就如实回复王总了。”
关凌眯了眯眼睛。
他大概能明白,国内的电影公司现在都动起来了。
今年初,WTO进程已经达成了谅解备忘录的达成协议,协议规定华夏将在原本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美国影片进入中国影院与广大观众见面,数量增幅将超过50%;
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
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
这一协议没有缓冲期,所以在上半年才会给无数电影公司造成压力。
而关凌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纵有疾风起》,《火锅英雄》和《海王》,算是彻底护住了上半年华夏导演的底裤。
人们都很清楚,这么下去,一个月出现近30部电影上映的状况,今年将愈演愈烈。
影院排片更繁忙,“一日游”国产片会更多。
所以引发的震动并不小,但凌云传媒本来就也搞好莱坞电影,压力并不大。
但其他的大鳄们,年初可是吃不下饭的。
当时导演王晶就说了,听到这个消息,这两三个月过去,呼小叫,痛哭有之,悲愤有之,好像国产片的2012真的来了。其实美国片在国内过亿者也就20部左右,试想去年有哪一部商业大片在中国内地没上?又有什么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