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没有人能拒绝诺奖,除了……
又是一场对话访谈节目。
《世界读书俱乐部》,每年都会邀请大量的文学大师,或著名文学奖项获奖者参与节目。
节目是bbc出的,从《神夏》来考虑,算是自己人。
此前又做好了话题方面的沟通。
因此陈麟风,多少会比较放心。
从一开始的问题来看,也确实是如此。
主要是围绕着新书《诡秘之主》展开,也会聊到一些过去小说的话题。
毕竟陈麟风写书至今,也算是全球知名了。
节目会接到不少读者想要问的问题,里面有不少,都提到了以往的作品。
其中,以《无限世界》和《她》居多。
《无限世界》不用多说,目前销量最高,影视化之后,名气更上一层楼。
目前已经来到7000万本以上,眼看要奔着上亿去了。
小说全球销量一旦上亿,那就是另一个维度。
足以与历史上一些知名的作品作对比,差不多等于进入真·名作序列。
而销量上还值得一说的,就是《她》了。
没错,当初这个销量在陈麟风整体作品中,排名倒数的存在。
如今也支棱起来了。
单本销量超过3000万,完全是倍杀其他作品的存在。
随着这些年不断获奖,销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
陈麟风另外的作品,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销量逐步下滑。
但《她》却是基本没怎么变,而且每得一次奖,销量曲线还会小爆发一次。
因其本身字数不算多,比较容易看完,完读率还比较高。
因而讨论度、评价一直以来都不低。
到如今,《她》这本书,已经是各种装逼必备榜单中,经常出现的典型。
文学出版界,对《她》的长线销售,非常看好。
不仅如此,将《她》视为严肃文学的文学评论界,以及作为同行的文学大师们,对其评价更是高到不行。
如今已经是2012年了,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不管是在经济学界,还是文学界,都是西方热议的话题。
而《她》里面所描述的那个近未来华国,仿佛在一步步的走向现实。
不论是从经济视角,还是社会视角,都越来越相似。
西方学者们所畅想的低人权、压迫等叙事,好像根本没什么用。
chen在书中所写的那些社会问题,才更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也是,西方主流社会,如今对《她》评价越来越高的原因。
国内则是另一种看法,书中所描述的问题,固然是一方面。
但小说也说的清楚,那是在“信息茧房”中的样子。
从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到,作者本身还是乐观的。
因此评价竟然也不低。
当然,公知肯定是随着西方的这一套说法。
很奇妙的一点是。
就如当年,左右派都觉得《她》写的是自己想要的内容。
如今,则呈现出,东西方都觉得《她》是不错的一本书。
节目主持人哈里特吉尔伯特问及《她》,当然也是西方视角的。
“《她》是你在15岁左右,对未来社会的畅想,如今已经24了,到现在有没有新的想法呢?”
“当然有,而且现在见的多了,可能不会再局限于华国自身。”
哈里特颇有些期待的问道,“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世界可能在走向保守、撕裂、荒诞中,但又保留着一丝希望吧。”
陈麟风没有提这一丝希望是谁,这些天的言论有点擦边,现在还是收着点比较好。
反正也不会是老美,剩下的那些国家中,是哪个?
那可真难猜呢。
哈里特再问,“你对世界是悲观的?从《她》中就能看的出来,你好像不太看好未来的社会发展。”
“倒也不是,只是一个阶段吧,世界是发展的。”
陈麟风道,“繁荣一定是从废墟中建立,经历过不美好,大家才会追求更好的。”
……
“chen,从最早的《生死簿》,到如今的《诡秘之主》,每一本书的风格、题材,都有不小的变化,你是怎么保持长久以来的创新呢?”
“或许是我现在还很年轻吧,年轻人总是有很多新奇的想法。”
哈里特大笑,“哈哈,来到这个节目的人中,有很多著名作家,乃至大师级人物,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
陈麟风耸了耸肩,“想必这就是你们请我来的原因吧。”
“chen,我觉得你的性格很奇妙,有如刚才的自信,又有着华国人的谦虚,此外,对未来的看法也是悲观中带着些许希望,你不觉得这很矛盾吗?”
“辩证的看待问题,对立和统一,我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不要太极端。”
哈里特艰难的理解了这几个词汇,然后惊讶道,“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论?”
陈麟风平静道,“是啊,我们高中必学的。”
哈里特咽了咽口水,这是能播的吗?
时间已经来到后半程,他索性转移话题,来到节目给chen准备的惊喜环节。
“chen,你知道,我们节目邀请过很多大师级的作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布克奖的获奖者。”
“是的,我知道,刚才你提到过。”陈麟风笑了笑,“其实我也算其中之一,我还拿到过布克奖呢,虽然只是国际版。”
“哈哈,谁叫你不是英国公民呢,其实我觉得你值得一个真正的布克奖。”
哈里特又笑了起来。
但他紧接着就想到自己要说出的内容。
“chen,我要说的是,就在上一次节目中,我们邀请到的,就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莱齐奥先生。”
“当时他在节目中说,他和几位朋友,有意推荐你加入到诺贝尔的评选行列。”
哈里特嘴不停,继续道,“我们得知你会参加这一期的节目,因此,特意留下那一段,并没有播出去,要不要看看?”
说着,他看向对面。
陈麟风已经惊愕的瞪大了眼,你不会是开玩笑的吧。
本来以为是自己人,结果你给我来背刺?
此时,大屏幕上已经播放起了上期节目的视频。
果然是说到了陈麟风。
“chen?我觉得他是世界文坛中,很少见的那种年轻作家,思想活跃且开放,我由衷羡慕他脑海里层出不穷的创意。
当然,他现在目标更多的是朝向通俗文学,我觉得这太可惜了。
他是有潜力成为21世纪文学巨匠的人,我们这个时代太缺少这样的人。
看看上个世纪,托尔斯泰、泰戈尔、卡夫卡……等等,哪一个不是引领着世界文学发展的潮流。”
克莱奥奇讲到这里,笑了笑,“说起来,其实我已经向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推荐了他,我的几个朋友跟我有同样的想法,应该也会进行推荐。
虽然几个人的推荐,可能并不会让诺奖委员会真的将奖项发给他,毕竟我们都知道,chen太年轻了,但我想借此让他正视他的潜力。
一直在通俗文学上打转,太可惜了。
他在《她》这本小说上的表现,太惊艳了,通过对未来社会的畅想,来引导现实大众的思考,这样的社会学派作家,不该被浪费潜力。”
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
陈麟风这才算确认,原来不是整的节目效果。
他有点难言,甚至还有点小窃喜。
毕竟《她》这本书,除了套了一个前世小说的框架,基本上大部分内容都是他自己写的。
能这样被人认可,说不高兴,那也太假了。
哈里特看着陈麟风平静的脸,知道他内心肯定是有很多想法。
“chen,对于克莱奥奇先生的推荐,你有什么想说的?”
陈麟风沉默片刻,随后一边整理思路,一边道,“首先,感谢克莱奥奇先生的重视和肯定,他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其次,我得说,通俗文学在我看来,能够给人带来快乐,某种程度上,并不比严肃向的文学作品,要差到哪里去。
当然,我肯定也不会小看严肃文学,过往大师的名著,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其思想内涵,一直是我们后世人创作的土壤,这一点确实很伟大。”
哈里特点点头,“是的,这两者传世的数量和时间长度不一样,但本质上来说,并没有高低之说。”
政治正确还是要的,虽然大家都不太看得起通俗文学,但面对观众,这么说就傻了。
“那你怎么看待,诺贝尔这件事呢?”
陈麟风已经把这个事在脑子里转了好几圈,此时已经完全想明白了。
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平静道,“对于诺贝尔文学奖,我不准备参加,通过《世界读书俱乐部》的渠道,我得说,希望诺奖委员会方面,可以直接将我排除在外。”
哈里特脸上露出震惊和不能理解的神情。
他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耳朵不好使,听错了。
这个世界上,还有人会拒绝诺贝尔奖吗?
“chen,你的意思我没太明白,你……”
“我的意思是,我直接放弃参加诺贝尔文学奖。”
陈麟风又重复了一遍。
“chen,我可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这不是能用来开玩笑的。”
哈里特直接示意摄制组暂停拍摄。
梅姐在宣传期间,和陈麟风是一起的,她就在演播室的另一边,同样听到了刚才的对话。
此时见节目暂停,也跟着走了过来。
哈里特劝道,“chen,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其他,不能随便拒绝的,否则以后委员会可能都会把你排除在外的。”
“感谢你的好意,哈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