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过祖先之后,就要“定名分”,俗语叫“分大小“。就是要认识婆家家庭分子中的长幼辈分。人口简单的小家庭。
新娘就在洞房之夜叩拜公婆和认识家族近亲的辈分关系,惟如大家族人口众多,洞房之夜不及一一叩拜,所以必须在次日上午由妯娌陪同分别拜见。
拜见长辈必须磕头,对平辈则以作揖及双手拜拜为礼。拜过家族就拜前来贺喜的亲友。并且无论拜见何人,都要夫妻同拜,俗语“双礼”。
无论家族或亲友,要是长辈对新娘都有赏赐,普通都是送一红包,内封钞票,数量多少都没一定。也有送首饰、衣料等贵重物品的,俗语叫“贺红”,亦称“见面礼”。
新婚次日,新娘拜过祖先家族及亲友之后,男家尚有一项重要礼节,就是会亲家,简称“会亲“。
“会亲”之宴,相当隆重,并且要“一人一席”,还要“二人作陪”一节,对“亲家”的宾客是相当的的尊敬。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
这就是传说中的“回门”,也被称为“回酒”。
通常一大早,娘家便会派新娘的兄弟骑着车来迎接新妇,而在过去,马车才是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
这种习俗在古代便已存在,至今仍被许多家庭沿袭,展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回门“之俗,南北相似,就是婚后第一次,女家接新娘归宁,同时新郎也要一块儿去,俗语回门”,或“三朝回门”。
不过也有在四日归宁的,也许是因大户之家礼节繁缛之故。一般婚姻过程,大致是从“议婚”起,到“回门”止,就算完成了。
惟回门之日,新夫妇不能在女家过夜,必须在当天赶回男家。此后九日,十二日,十八日,女家都给新娘送食物,俗语叫做单九、双九、十二天。婚后满一月时才能回娘家住一月。
在娘家住一月再返婆家,俗语叫“住对月”。以后逢年过节,女家都会接姑娘回家过节,借以团聚数日。
新妇临行前,要先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到娘家会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