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亮点点头表示认同,确实有这种可能性。据记载,登州刘氏的祖先大多是在明代从山西迁徙而来的刘元。
而在明末清初,由于多年的战乱和灾荒,当地人口大量减少,登州十室九空,剩下的刘氏族人本来就不多。考虑到有一个共同的祖上,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大。
“老刘啊,您比我大几岁,您是那年参的军,能跟大家伙说说你的故事吗?”刘之野跟他碰了一杯,更为热情地说道。
刘芳亮酒量出色,一杯下肚,面色不改。他斟酌几句后,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是45年初入的伍,那会儿我才16岁。小鬼子自知末日将近,愈发疯狂地掠夺资源,企图将战更多的物资运回国内……”
“由于码头人力严重不足,这帮畜牲就疯狂地抓捕附近的村民去干活,我的父亲就是被抓走的一员.……”
“打小我母亲就早逝,父亲又被这帮畜牲给害死,家破人亡了。一怒之下,我便投身胶东地区的抗日队伍……”
“再后来,我就随部队出关作战。被编入了41军……”
他最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刘之野:“我们41军未能参战,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每次在军报上看到那些英勇事迹,我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战场上。”
接着,他举杯敬了刘之野,说道:“大队长,我敬您一杯。多年前,我就在军报上读到过您的英勇事迹了。说实话,我真的很崇拜像您这样的英雄。”
“实话实说,这次能被安排到京城来,多亏了我在京城的老领导帮忙。而能到您的麾下做事,我真是感到非常地高兴。”
刘之野谦虚地回应道:“老刘,别这么看我。我算不了什么,与那些英勇牺牲的同志们相比,我不过是侥幸而已。”
“你们不用跟我见外,时间久了就知道了。工作上我有一说一,私下里你们和我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打打闹闹也无妨。”他的话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感。
刘芳亮被他的热情所感染,认为有这样一个顶头上司在,他在新的工作领域应该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感觉时间已经不早了,此时刘之野端起酒杯站起来,向众人示意一起举杯。他温和地笑着,道:“同志们!在坐的有我的老大哥,也有我的老同学,还有新加入的同事们。无需多言,让我们一起干了这杯酒。祝愿我们今后团结一致,大队的事业蒸蒸日上。”随后,他与众人一同干了这杯酒,气氛热烈而融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