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们惊叹不已,这刘之野无疑是个天生的射击苗子,未来的王牌射手。
刘之野在训练中的出色表现无疑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力量和潜力,也让战友们对他在未来的战斗中充满了期待。
很快,他就迎来了首场考验――一场攻坚战。在这场战斗中,敌人狡猾地在阵地前构筑了坚固的混凝土堡垒,如同铁壁铜墙一般,密布在他们的阵地上。
炕紧挨灶口的地方,也是最热的地方,多半是留给老人和孩子,火气大的青年人则多睡在炕梢,正是老人们常说的:“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气大”。
他紧咬牙关,声音中透露出坚定与急切:“班长,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咱们伤亡太重了,必须先拔掉前面的堡垒,既然外面攻不破,咱们就从里面破掉它。”
时间紧任务艰巨,上级的命令如同铁律,不容置疑。他们肩负着为主力部队开辟南进通道的重任,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我去,这就是一门小刚炮啊!”
真是一点也不夸张,通常来说,我军战士在投弹训练中30米即为及格,能扔到50米就算优秀,后世的全军记录才为102米。
这是一个很厉害的数字,相当于一颗600克重的手榴弹要在空中飞行6-7秒。
起初,老葛对刘之野是百般挑剔,满眼不屑。然而,刘之野并未因此气馁,反而以他的实力和智慧,迅速扭转了老葛对他的看法。
“那时的我,仅仅15岁……”刘之野开始回忆起他刚参军时的场景,那些画面如同昨日重现,每一幕都清晰得触手可及。他将那段充满青涩与热血的过往,生动地呈现在甘凝地眼前。
“班长!”他声音坚定,充满自信,“我投掷得很准,有十足把握,得留在这里指挥全班。相信我!”话音未落,他便趁老葛一愣神的功夫,迅速抓起几个手榴弹,敏捷地翻出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