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准确率则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一个班的敌人迎面朝着他冲过来,他最多1分钟的时间就能全部干掉。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当时新武器的研发成功。这名神枪手所使用的半自动步枪,是夏国的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
这种56式半自动步枪射击精度高,杀伤力大,而且制造比较简单,能够大规模装备,夏军从1963年完成全面列装后,一直用到后来的1985年才宣布撤装。
而这场比武当中,除了战士们过硬的技术与武器的迭代,还展示出了夏军新的一种训练方式发展与推广。
这种训练方式叫做“刘之野教学法”,这种训练方式由刘之野前世,六十年代中旬,一位名叫郭兴福的排长,在日常训练当中所总结发明出来。
说实话,刘之野脑海里自从激活了军事技能后,还有着更为先进的训练方法,但是不符合国情,以及当前社会的发展。
这一世,虽然没有郭兴福这名排长,但是他总结出来的训练方法,却是同样适合于当前的夏国部队,从而发扬光大。
刘之野根据前世,郭兴福总结出来地训练战士们的方式,就是从难从严,非常严苛,在训练之后还会组织战士们一起研讨,看看刚刚的训练中,有没有犯错,有哪些地方要改善。
这样的训练方式,无疑在加大了训练难度的同时,更激发了战士们的训练激情,本来过于严苛的战斗训练,在互相出主意的过程中也逐渐变得有趣。
这让刘之野手下的战士们战斗素养与技术水平飞速成长,也引起了上级的注意。
京城卫戌区在发现这种训练方式带来的优势后,马上进行了全面推广,让全军区的战士都学起来。
随后,总参谋部刘帅亲自前往刘家庄二师师部,去亲自考较了一下这种训练方式所训练出来的兵。
结果让这位首长大为惊喜,这中训练方式,又在京城军区多次尝试、改变与迭代的情况下,训练出来的兵在各方面对比此前的训练方式,都要强很多。
现在的夏国正在发展期,还有许多。。。,因此决定趁着推广“刘之野训练法”,来搞一场全民大比武。
就这样,全夏国在64年年底掀起了一股“训练热”。
在年底的大比武中,警卫二师展现出了极高的重视度。师部首长们纷纷深入各部蹲点,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刘之野当时就是负责四团的军训工作,他将重点放在了团属侦察连,也叫“夜老虎连。”
“夜老虎连”这一称号源于其团属侦查连对夜战的极高要求。在二师众多团的侦查连中,四团的侦查连显得尤为年轻。
四团的侦查连,是由原治安总队特警大队一部分改编的,是一支新军。
相较于那些拥有辉煌战绩的侦查连,四团的侦查连尚显青涩。因此,刘之野决定集中力量,专攻此处,力求在即将到来的大比武中崭露头角,一鸣惊人。
前文也说过,夏国的军队极其重视夜战。
从抗倭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后来的抗M援朝,夏**队对于夜战的能力要求都非常之高。
最初队伍的人数少,装备差,想要打赢战斗就得出其不意,这才有了夜战的选择。
到了后来,夜战成为了夏军的强项,而且确实在多场战斗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甚至在抗M援朝时搞得M军苦不堪言,飞机大炮的效果都被压制了很多。
因此,这个优秀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进入60了年代,每个解放军地陆军团里都有一支“夜老虎连”,他们就是夜战时的尖刀部队。
当夏国解放军的夜战训练,也分为很多个科目,分别针对不同的情况。
比如对方用了照明弹、信号弹,该怎么处理;对方点燃的是篝火,要如何处理;还要模拟风雨天气下的夜战,或者是敌方夜间轰炸时的夜战情况。
可以说在夜战的训练方面,当前的解放军比起白天训练还要严苛和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