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李抗战已步入军旅生涯的第五个春秋。
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不懈的训练热情,他在次年便脱颖而出,荣获保送资格,踏入S市陆军指挥学院深造。
学成归来,他重返警卫二师炮团,迅速晋升为排长,并以其卓越能力兼任副连长之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军旅传奇。
这年,刚过完“八一”节李抗战就听说了,为纪念夏国建国20周年,京城市准备“国庆节”那天,在京城市人民广场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集会检阅活动。
由于警卫二师的训练是全军出了名的严格,所以此次阅兵承担受阅部队方队的任务。
消息传来,整个部队都沸腾了,战士们纷纷写了请战书,要求参加这次活动。
果然,没过几天,炮兵团加农炮营一连集中在饭厅里进行了动员,会上指导员讲了这次大型检阅活动的政治意义和任务,李抗战与战友们的任务是,组成60×60的陆军方队,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
最后,指导员要求全连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军令如山倒!会议一结束,大家就开始行动起来了,有的忙着整理行装,有的忙着写决心书和日记,有的则偷偷给父母写起了家信。
可是几天过去了,李抗战他们连火热的气氛却渐渐淡了下来。
外面已经传来四、五、六团相继出发的消息,后来亲眼看到装甲团的车队开走了。
没多久,李胜利见防空生化营的一哥们也背着背包在他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出发了。
这小子还挺气人,他还学着《南征北战》小胖子的腔调,说李抗战他们团再不走,“仗”早打光啦。
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部队都开拔了,李胜利他们只能心里干着急。
有的干部忍不住,就去找团司令部询问,无果。
炮兵团仍按兵不动,没有一点动静,偌大的警卫二师只剩下稀稀拉拉没几个营的兵了。
真急煞人!正当大家快按捺不住时,连队又在饭厅里集中了,连长向大家宣布了团司令部的命令:加农炮连原地待命,执行机动任务。
什么叫机动呀,战士们的情绪一下子跌进了低谷,郁闷的气氛笼罩着整个连队。
不知什么时候,李胜利排里的一名新兵脱口而出说了一句:“机动,机动,到时候是机而不动。”
很快传到了指导员的耳朵里,成了他进行思想教育的典型材料。
指导员在后来的大会上说到,有的同志思想不稳定,对上级的命令理解不深,执行不坚决。
说得李胜利排的所有人恨不得挖个坑钻下去,但指导员最后一句“这种求战心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总算让李胜利松了口气。
就在“方队”即将合练的前一个晚上,连部突然接到团部命令,让李胜利连立即抽调身高在一米七以上,正步走得好的50名战士,到京城人民广场参加集训。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李胜利与战友们背着背包登上了早在路口等候的军用车队,朝着京城市人民广场进发了。
此时,抑郁很深的心情如开闸的潮水,一下子得到了释放,战友们相互拥抱在一起,李胜利还发现有人流下了热泪。
李胜利心里都明白,担负的任务是光荣的,更明白要完成的任务是艰巨的。
出发前曾看过影像资料片,京城人民广场那威风凛凛,英姿飒爽,走出了军威,走出了国威的军人风采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胜利他们连驻扎在“王府井”附近的一招待所,离人民广场很近。
他们每天的训练十分辛苦,一天10多个小时,有人说“眼睛一睁,练到熄灯”。
开始大家还有点新鲜,一二一,正步走,天天这样机械、单调地重复,几天下来,个个腰酸背痛,两腿红肿,站立不稳,直打哆嗦,到后来连睡觉骨头也像散了架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