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县一霸(一)(1 / 2)

<p style="font-size:16px">六月底的天宛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一场暴雨打落了树上一串串的刺槐花。空气里弥漫着这种浅黄色花朵被蹂躏后甜滋滋的香味,黏在泥土上的娇花不自知的优尚吐露的最后一点芬芳。

县令邱修齐前些日为了整理卷宗整日整日的待在衙署,胡元买了几次摊贩叫卖的时令炸槐花饼、槐花冷淘,那种特殊的清香滋味似乎还萦纡唇边。

雨不过下了一刻半便晴了,这日正好是开始去县下五村交接粮税的日子。怎么说这都是他第一年上任,带了林县尉并手下四位皂隶,一位记录税粮的师爷几人便赶在了路上。

“邱大人,前头便是于钱村了。”林县尉骑在马上和邱修齐并作一排。

“每年这时节都要下一场雨吗?”即使这场雨下的时间不长,邱修齐也有些担心,麦子淋了水再储藏,粮食会很快发霉。而且麦种是否晒的足够干。因为幼时同亲身父亲佃了田来种过的经历,他认为不仅要保税粮的品质,也要保证村民们在来年有足够的口粮。

“大人不必挂心,虽说是收取税粮,这几日各村村长早已开始将税粮分批搬入义仓,各处都有咱们署里的人盯着,谅他们不敢少斤短两。”林县尉解释道。

阳光照在湿漉漉的地面,蒸腾出的水汽有些发烫的仄人。一行七人都在马上,这不是张嘴的好时候。没有人说话,几位又加快了步伐。

“大人,麦子全在这里了。”守在于钱村义仓的老皂隶笑道。“邱大人,您要进去点点吗?”师爷上前一问。

“带路。”

“我看着他们装进去的,加上今年他们村新开的三十亩荒地的税,共有三千三百斤麦子,还有两家给了三百七十四个钱抵税。”老皂隶掏了钥匙,开了仓库的门,“一个麻袋五十斤,都是好麦子。”说罢指着墙角堆起的麻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林县尉从随身带的工具匣里拿出戳子,随意拖出了十个捆得严严实实麻袋,分别戳了三个洞,流出了小股的麦粒。邱修齐还没凑上去,便闻到了粮食的芳香,这是新粮独有的气味。后面还堆了更加壮观的麻布袋们,那些都是往年的陈粮。

“行啦,知道你们村从来不耍滑头。”林县尉扒拉了扒拉被戳子弄的经纬不规整的麻袋,不让麦粒再继续往外掉,对同行的于钱村村长说道。这样的对话重复在安置于每个村子的义仓里,区别仅是数量的多少。

“邱大人,这样的事务我和武大哥做了十来年了。”林县尉在离开第二个村子后说道,“这些麦子惯例是要当场称重,再收压贴上封条入库的。村民们都很朴实,他们提前拾掇好,我们都省却功夫,不是躲懒,只是遵化这里收麦子的季节天气变化太多样。而且我相信他们,所以监察便成了抽查。”

入一方水土便遵从他们的习惯,邱修齐无意更改什么。只是让他有些疑惑的是,每一位村长都自豪的表达出丰收的快乐和一丝违和的...忧愁?

村里可是发生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件吗?可当他问及这件事时,前四个村的村长都有偷摸看了林县尉一眼的举动,才马上否认,村里一切安好,不劳大人挂心,云云。邱修齐打算回了县里再细细查问,现在只要把最后一处的税务记录完成。

去往方村的路上,林县尉问道:“邱大人,县里的卷宗,看得如何?”

“这五年的都有所闻,怎么?”

“我们遵化,和别处是不一样的。”林县尉顿了顿,又道:“您前面那一位,左大人任上本该处理的最后一宗案子,就是在方村发生的。”

“你说那桩十几家丢了家里粮食和财务的案子?”

“正是。大人,并不是所有的卷宗都要探个明白,有些事我们本就是无能为力的。”

最新小说: 入赘七年,休妻后侯府追悔莫及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被活活烧死后,绝色通房杀疯了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陆总,太太又拿离婚协议找你签字了 出狱就要离,你可知我已无敌! 业胎谒语 精神病与万灵药【骨科/年下】 论一个GV导演的自我修养 阴痉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