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太大了,如果现在李承乾能造出化肥,大唐百姓怕是都能吃到饱饭了。不过造出需要精密的仪器和设备,没有高温高压反应釜、精密的测量仪器等设备,很难进行化肥的合成。
合成氨是现代氮肥的重要生产方法,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现在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条件。
就算李承乾知晓工艺流程,也没有意义。
不过可以退而求其次,造有机肥料。
魏征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李承乾道:“把厩肥跟草木灰结合起来,或许还可以加一些动物的骨粉,也许会比单一的效果更好。”
“这其中的配比和效果,就需要农学院一一尝试了。”
解释氮,磷,钾没有意义。
堆肥能产生一定量的氮、磷、钾,加入草木灰来调节堆肥的酸碱度,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动物骨骼煅烧后得到骨粉,含有一定量的磷元素,可以作为磷肥的替代品。
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这就是简单版本的有机肥料了。
再加上种豆轮耕,育种,大唐农业必然是能蒸蒸日上的。
魏征听完后,陷入沉思,沉默良久。
而后感叹道:“太子殿下今日跟老臣说的这些,让老臣不由想起一人。”
“臣觉得他会比臣更为适合掌控农学院。”
李承乾有些好奇,问道:“魏公说的是谁?”
魏征道:“太常博士,李淳风。”
“曾经陛下下诏,让臣编修《隋书》,曾与李淳风相识,臣被其学识所震撼,犹如今日。”
贞观三年,李世民下令编撰前朝史书,魏征是《隋书》编撰工作的负责人。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又诏以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等人修撰《五代史志》,《五代史志》后来被并编入《隋书》。
魏征就是那个时候,跟李淳风认识。
李承乾自然是知道李淳风的,唐朝最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可谓是文理农医全面精通。
最出名的事迹,就是他跟袁天罡所著《推背图》了。
“李淳风回来了吗。”
李承乾问道。
去年因为太白金星的事情,李承乾让杜荷去了琅邪。
谶言大唐三世易主,李世民很重视,就派袁天罡跟李淳风去了西南。
虽说李承乾很想把李淳风召回来,可在这事之前,李世民肯定不会允许的。
李承乾也不急,即便是按照历史进程,李淳风也还能活二十七年。
魏征道:“应该回来有几日了,臣得到消息,李淳风在打听东宫编纂的天工开物,应是很想加入进来。”
李承乾皱眉对内侍文忠道:“孤让你关注李淳风,为何没有把消息及时告诉孤。”
内侍文忠连忙道:“请殿下恕罪。”
魏征这时帮内侍文忠说了一句:“殿下不用责怪文内侍,李淳风回长安后,还没到太史局述职,文内侍不知晓也是正常。”
“臣也是听到有同僚提起此事才知晓。”
东宫编纂天工开物,对于李淳风这等文理农医全面精通的人来说,自然是诱惑力很大。
只是官职卑微,入不得东宫,所以只能找人请求了。
李承乾哭笑不得,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
魏征接着说道:“李淳风学识渊博,尤其是在农学医药上更为精通,臣请调李淳风来东宫,共同参与编纂天工开物,掌农学院。”
李承乾点点头,对内侍文忠吩咐道:“传孤教令,立即召李淳风来东宫觐见。”
“你亲自去一趟,把李淳风接过来。”
内侍文忠忙道:“是,殿下。”
于此同时。
贺兰楚石站在大门后,回头看了眼府中大门。
他终于出来了。
自从那次在平康坊出了事后,出了大理寺,就一直被关在家里。
贺兰楚石不算是上门女婿,侯君集自己有儿子。
跟侯长燕婚后,侯君集就给置办了家宅。
宅子在胜业坊,距离东宫也还算近。
除了有事之外,贺兰楚石一般都是回府睡觉。
在家几个月,出门第一件事,自然是先去东宫报道。
上了马车,就往东宫过去。
不过才刚刚出坊,马车就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贺兰楚石皱眉道。
车夫回道:“有人拦车。”
贺兰楚石推开车帘,这时拦车的人已经走了过来。
“贺兰将军,我家公子有请。”
来人是仆从的打扮,但衣着不菲。
贺兰楚石皱眉道:“你家公子是谁。”
来人道:“范阳卢氏,长公子。”
贺兰楚石沉声道:“卢思礼并非我打死,这件事不是已经有了定论吗。”
“卢志杰是什么意思,难道还要就此事纠缠不休?”
作为范阳卢氏长公子卢志杰,名声还是很大的,贺兰楚石自然不陌生。
来人道:“公子自然不是因为这事想见贺兰将军,而是其他事情。”
“什么事?”
“贺兰将军一去便知。”
贺兰楚石冷声道:“既是如此,那就不必见了。”
作为东宫千牛,侯君集的女婿,范阳卢氏名头大,但他可不怕。
来人见此,很是淡定的说道:“难道贺兰将军就不想想,为何能被候夫人放出来吗。”
“我家公子在这里面,可是出了不少力。”
贺兰楚石闻言,面色有些阴晴不定。
他不怎么相信这个说辞,但范阳卢氏名头还是很有信誉度的。
心下几番计较后,道:“前方带路。”
仆从也松了口气,若贺兰楚石不跟他走,他也没办法。
翻身上马带路,进了崇仁坊里。
绕了几条街道后,来到一处茶楼前。
茶楼门口,卢志杰看到贺兰楚石,满脸笑容,作揖行叉手礼:“在下卢志杰,见过贺兰将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