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转眼入春了,白萧站在山河谷的高处,俯瞰着脚下繁忙的景象。初春的阳光洒在谷地间,融化了最后一丝残雪,泥土的气息混合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远处,几队人马正推着满载木材和石料的板车,沿着新开辟的山路缓缓前行;近处,一群工匠正忙着打地基,吆喝声、敲打声此起彼伏。
“国公爷,您看,这地基已经打好了大半,再过几日,就能开始砌墙了。”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匠人走上前,指着工地中央说道。
白萧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原本以为,在这边疆之地,建一座像样的书院并非易事,可没想到,乡亲们的热情竟如此高涨。短短几日,前来帮忙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些原本打算去开荒的农户,也放下锄头,赶来搭把手。
“李伯,辛苦你们了。”白萧拍了拍老匠人的肩膀。
“这书院建成了,孩子们就能读书识字,将来也能为朝廷效力 我们大伙儿心里感激着呢。”
老李咧嘴一笑,露出几颗泛黄的牙齿:“国公爷不瞒您说,咱们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粗人,如今能有机会让子孙读书,那是天大的福分!大伙儿都憋着一股劲儿呢!”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白萧转头望去,只见一群半大的孩子正围着一辆板车,七手八脚地帮忙卸木料。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有的扛,有的抬,还有的在一旁指挥,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白萧不禁莞尔。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屯垦戍边军户的后代,平日里跟着父母开荒种地,风吹日晒,皮肤黝黑,可眼神却格外明亮。他们或许还不完全明白书院的意义,但那股兴奋劲儿,却感染了每一个人。
“国公爷,您看这些娃儿,听说要建书院,一个个比过年还高兴!”一个妇人挎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满了热腾腾的馍馍和咸菜,“大伙儿都忙着干活,顾不上吃饭,我就蒸了些馍馍送来。”
白萧连忙拱手:“多谢婶子,您有心了。”
妇人摆摆手,笑道:“国公爷客气了!您为了咱们这些人,又是分地又是建书院,咱们做这点小事,还不是应该的?”
白萧心中微暖。这些百姓,虽然日子清苦,但心却是热的。他们懂得感恩,更懂得为子孙后代谋福。这样的民风,正是边疆稳固的根基。
夜幕降临,工地上点起了火把,工匠们仍在挑灯夜战。白萧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望着灯火通明的工地,心中感慨万千。
“国公,您该休息了。”亲卫队长赵虎走上前,低声劝道。
白萧摇摇头:“再等等,天工坊的人说今晚要送一批新工具过来,我得看看。”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不一会儿,铁手张带着几辆马车缓缓驶入工地,车上堆满了崭新的铁器——刨子、锯子、凿子,甚至还有几架精巧的滑轮组。身穿灰袍的铁手张跳下马车,快步走到白萧面前,拱手行礼。
“国公爷,天工坊按您的吩咐,已经赶制了一批工具,请您过目。”
白萧拿起一把铁锯,轻轻抚过锋利的锯齿,满意地点点头:“好,老张辛苦了,有了这些工具,这书院进度能快上不少。”
铁手张笑道:“国公爷放心,咱们天工坊别的没有,就是手艺精。这些工具都是用上好的精铁打造的,耐用着呢!”
白萧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们了。等书院建成了,你们天工坊的功劳我是不会忘的。”
铁手张连连摆手:“国公爷言重了,能为百姓们尽一份力,是我们的本分。”
白萧微微一笑,不再多言。他一挥手,玄影和玄冥立即过来帮忙将工具分发给工匠们。工匠们拿到新工具,如获至宝,纷纷赞叹不已。
“这锯子真锋利!比咱们以前见的可强多了!”
“这滑轮组好使,搬木头省力多了!”
白萧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心中也高兴的很。为了把书院建扎实,白萧还让人建了砖窑烧制青砖和瓦片。以后万山岭的工坊越发的完备了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书院的轮廓渐渐清晰。原本荒芜的山河谷,如今矗立起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建筑。主书院是一座三进的大院,前院是学堂,中院是藏书楼,后院则是先生们的住所。武馆则建在主书院旁边,场地开阔,设有练武场、兵器库和宿舍。
这一日,白萧正在书院内巡视,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他走出门一看,只见一群百姓围在一起,中间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国公爷,这位是陈老先生,听说咱们要建书院,特意从百里外的县城赶来的!”一个村民兴奋地介绍道。
白萧连忙上前行礼:“陈老先生远道而来,白某有失远迎。”
陈老先生捋了捋胡须,笑道:“老朽虽是一介布衣,但也读过几年书。如今听说护国公在此建书院,心中欢喜,特来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白萧心中一喜:“老先生愿意来书院教书?”
陈老先生点点头:“若国公不嫌弃,老朽愿在此教授孩子们识字明理。”
白萧大喜过望,连忙拱手:“有老先生坐镇,实乃书院之福!”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欢呼起来。他们原本还担心找不到好先生,如今有了陈老先生,孩子们的教育就有了保障。
一个月后,书院和武馆终于落成。开院当日,山河谷人山人海,几乎所有的屯垦戍边百姓都来了。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好奇地打量着书院的大门;大人们则满脸自豪,仿佛这座书院是他们亲手建起来的一般。
白萧站在书院门前的高台上,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朗声说道:“今日,山河书院正式开院!从今往后,这里的孩子们可以读书识字,学习武艺,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许多老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何曾想过子孙后代能有机会读书?
白萧继续说道:“这座书院,是大家齐心协力建成的,它是属于咱们山河谷所有屯垦戍边的百姓的!我希望,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多谢国公爷!”百姓们高声呼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白萧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此外,武馆也将于今日开馆。凡是年满十岁的孩子,都可以来学习武艺。咱们边疆之地,既要读书明理,也要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这番话再次点燃了百姓的热情。许多半大的孩子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武馆学习。
夜幕降临,书院内点起了灯火。白萧独自站在藏书楼前,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无比宁静。
玄影走过来,低声说道:“国公,今日辛苦了,您该休息了。”
白萧摇摇头:“我不累。玄影,你知道吗?这座书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一个希望。”
玄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白萧继续说道:“这些百姓,背井离乡来到边疆,为的就是一个安稳的日子。如今,我们给了他们土地,给了他们书院,他们就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只要民心稳固,边疆就永远不会乱。”
玄影肃然起敬:“国公深谋远虑,属下佩服。”
白萧笑了笑,转身走向书院大门:“走吧,明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们。”
夜风轻拂,书院门前的灯笼微微晃动,照亮了门匾上“山河书院”四个大字。那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与未来
喜欢嫁个猎户好养家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嫁个猎户好养家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