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考中秀才,举办宴席,会发散请帖,请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过来赴宴,以此机会,相互拉拢感情,一举多得。
陈亮家的宴席正在筹办中,请柬也发出去了。为表诚意,对于某些重点宾客,请柬不止发一次,而会发两次,甚至三次。
衙门方面,自是重中之重。
如今时日未到,人来了,居然是来送礼的。
何曾听说过,县尊大人给一个新晋秀才送贺礼?
又不是什么世家大族的子弟……
惊诧过后,陈亮内心越发认定:陈晋定然有着通天的人情关系。
仿佛验证其猜想,紧接着,另一拨给陈晋送礼的人来到。
正是云山观。
观主没有现身,但四名弟子全部来了。
这番阵仗,没得说。
陈亮看了看自家的亲朋好友,忽然发现,需要找平衡的,是自己才对。
小宅院中,难得的热闹。
对于陈晋一考而中,而且中的案首,云宁等人都暗觉诧异,但很快也就接受了。
总有些人天资不凡,能兼顾到方方面面,并且读书人修仙求道的典故事迹也不奇怪。
这次送礼,种类不少,吃的用的喝的,装满了一辆马车。
其中有一坛桃美酒,正是陈晋爱喝的;还有一截老桃木,恰好用来雕刻父辈的神主牌等。
送完礼后,说过些闲话,云诚道人便带着师弟师妹们告辞离开了。
诸人都知道陈晋喜静,不喜欢应酬人。
其实修道中人,大都如此,性情较淡,不愿在嘈杂热闹中浪费光阴。
又过两天,开始举行陈晋父辈神主牌入驻祠堂的仪式。
这般仪式,本应请正规道人来做法,隆重做过一场,才算礼成。
以陈晋与云山观的关系,莫说请那些收编道士,只要开了口,请云诚主持来,也不在话下。
但出乎意料,陈晋说一切从简,不做法事了,由他自己写一篇祭文,念诵完毕,再烧掉,即可。
如此做法,有违常理,然而严格来说,这是陈晋自家的事,旁人不好多说。
再说了,亲笔撰写祭文,告慰父辈,亦为孝道表现,符合读书人的礼法规矩。
有人道伦理在,不用鬼神道法,同样说得过去。
是日,陈晋穿戴整齐,手持祭文,在祠堂中朗声念诵。
当念到最后,一声“呜呼哀哉!尚飨!”
随即把祭文投进香炉中,焚烧起来。
忽地一阵阴风吹来,把烧着的祭文卷起,呈现出一种旋涡状,状甚神异。
后面以乡长陈建德为首,排列成行的村老代表们见状,口中齐呼“祖宗有灵”,然后齐刷刷地跪拜在地面上了。
陈晋站着,在法念视野中,能见到一团团的虚影浮现而出。
它们大都残缺不全,面目模糊,难以分辨得清楚。
正是陈泽乡祠堂里头供奉的祖宗神。
这些“祖宗神”浮现后,对着燃烧的祭文,如同香火圣物,在吸收、在欢呼、在歌颂……
与此同时,笼罩在它们体表上的神性法光明显得到了加持,开始显露出了光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