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见渊保持着跪着的姿势不动,嘴里仍旧是那一句辩解,“臣没有,请皇上明鉴!”
“父皇,笔迹或许伪造,莫要寒了忠臣的心啊!”齐王殿下抬起头说道。
皇上冷哼一声,“哼!你在教朕做事?”
“父皇,此事事关两国,还需要谨慎处之。”盛王殿下也缓缓开口。
姜烟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一旁跪着的方一同,他跪的笔直,仿佛一个大义灭亲的人。
姜烟心中不解,他既然曾得姜见渊的教导,也算是半个学生,为何会做出如此恶心的事情来?
不知道姜雪审问的怎么样了。
皇上沉思片刻,问道:“姜卿可还有什么辩解的话?”
姜见渊摇了摇头,“臣说过了,臣不曾做过任何对不起大周的事。”
“皇上!”姜烟连忙道,父亲翻来覆去只有这么两句话,她听着实在着急。
皇上略不满的看了一眼姜烟,“长宁有什么话想说?”
姜烟深吸一口气,镇定道:“皇上,方大人的指认和证据,长宁不敢苟同,仅凭几封书信就可判定一人通敌卖国?”
“民间多有手工艺者,模仿字迹也不是不可能,况且,父亲曾做字帖于我和姐姐,只是我们两人幼时顽皮,不曾习过。”
姜烟不急不缓,声音如清泉流淌过涧溪,她观察的仔细,可以看见皇上的表情松动,也没有一开始那么生气了。
“方大人既然要告发,就应该知道,光凭书信是不能定一个人的罪的,更何况此事事关我大周呢?”
姜烟字字珠玑,看着方一同质问道。
方一同并无慌乱,仍是神神在在,好似胸有成竹的模样。
他应该还有后手。
姜烟就要是逼他出手,逐一击破,才能破了这个局。
果然方一同轻蔑一笑,说道:“自然还有。”说完看着皇上一拱手道:“皇上,臣还有证人!”
“宣!”皇上简言。
很快,证人被带上大殿,是一个衣着朴素的男子,看着中年模样,留着一小撮胡子,他在殿中跪下行礼,说道:“小人胡毛,见过皇上,见过各位大人。”
“皇上,姜大人除了与北辰的书信之外,还曾与北辰大皇子在宫外见过面,约的就是胡毛的院子,胡毛亲眼所见。”
方一同指着胡毛说道。
“方大人!”姜烟突然提高了声音,问道:“是否大臣不能在宫外与使者见面呢?”
大周没有这条律法,见面自然是可以的,若他说不能,那就是不熟律法之罪了。
方一同脸上带了几分怒气,他斜瞪了一眼姜烟,没好气道:“可以!但又何须偷偷摸摸!”
“姜卿,可有此事?”皇上威严的声音响起。
姜见渊左右一摇头,“并无!”
“不可能!胡毛亲眼所见!”方一同反驳道。
盛王殿下冷哼一声讽刺道:“方大人,是胡毛不是方大人亲眼所见啊!”
方一同立马转过头瞪着胡毛道:“胡毛!你说!”
胡毛唯唯诺诺,应道:“是...是...是小人...亲眼所见,小人认识姜大人,姜大人还给了小人一块银子呢。”
胡毛说着从怀里小心的掏出来一块银锭子。
“即便是这样,又能说明什么呢?”齐王殿下插嘴道,“父皇是明君,不会因为你几句话定了一个人的罪,你说姜大人通敌卖国,他通的什么敌,又怎么卖国了呢?”
齐王殿下一句话,竟让姜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她看向御案后的皇上,眯着眼看着下面的人互相“打架”,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种失望和勃然大怒。
然而方一同只是微微一笑,看向姜烟的眼神充满了挑衅,“这话,不得问长宁郡主吗?长宁郡主今日去了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