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不用想也知道这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却将她笑得打跌。皇上给传话给太子用得着政老爷这位从五品的员外郎么,这话说得可真没常识。且贾政老爷若真受皇上器重,怎会到如今官位还是个员外郎,还当近十年。皇上大封后宫之时,少后宫家眷都在宫里,你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往东宫跑,是要明着告诉众人你是太子党么?可惜如今皇上春秋正盛,还有精力封妃进嫔呢,你倒早早投了太子,是想扶持太子篡位么。他的这番行为真真愚蠢之极,却居然有蠢的人为他欢呼喝采。真真不是家人,不进家门啊~
只是这事不同后宅小事,黛玉现下总住在贾府,若是父亲来接之前贾家出了什么事,她再是分辩得清也要受些牵连,是以她寻了个机会与贾母细细说了半晌。却由贾母出面刹住了这个“泡沫”吉言。
贾母的政治觉悟到底不同,兼事关自个儿的儿子,且又在这风口浪尖上,她老人家亲自出手,却将府里好话说的最得意的几个婆子媳妇打的打,卖的卖,硬生生将贾府众下人的盲目高歌的气势打压下去大半。另小半么,却由贾政在被母亲训斥后,将王夫人院里几个婆子发作了出去,王夫人大疼,纵是新得了“宜人”的诰命也没能让她缓过劲来。
贾府众人终于不再象个暴发户般地发傻,在主子的严加管束下,本想装装深沉装装气质地过个低调年。谁知皇帝就没安好心啊,不过十几日,那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省亲议案”,在年前居然就准了,这下贾府里连主子都喜不自胜,奴才们就乐翻了天,还管什么低调什么深沉,只恨不能告之天下,他们贾府有个德妃可回府省亲了。至于旨中“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的要求,哈哈哈哈,这有什么难的,银子是拿来做什么的,不就是用来堆面子的么……
黛玉再不劝,只冷眼旁观着贾府的狂欢,心中能想出来的,只是唐太宗那句名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也对,那也是位皇帝呢,果然古今皇帝样奸啊……
黛玉如今在意的,除了父亲,也就是外祖母贾母的身子了,在贾府里这些年,黛玉是早看出来了,若是在父亲来接自个儿之前外祖母有个好歹……这贾府可就没法呆了。黛玉这危机感在元春封妃后日盛。是以,那养玉的水除给父亲做药外,素日做点心熬汤煮粥时,也给贾母渐渐用了起来,虽说只有排毒之效,但管人生百病不就是为着身体内有毒排不出去么。
于是这个年贾府众人过得喜庆无比,主子接得贴子是往年的倍有余,新得浩命的王宜人陪着邢夫人应酬的权贵也高了级,凤姐又需备了礼单出来,奴才们穿来过去忙得也高兴:有得忙才有红包,收礼收得手抽筋也是个快乐呀。
只有宝玉这些时日得不着什么好消息,自打他姐姐封了妃,父亲贾政各处都需应付着,哪里还有空理他的书,他倒也跟着家中姐妹乐了几日,偏好好地想起秦钟来,先也遣人打听了数回,只说他家老爷子打得狠了,如今虽起得床,却仍不利行走。那去的小厮也是个嘴的,又将秦钟家里还养了个尼姑当作奇谈说与宝玉听,宝玉哭笑不得,只当他即养得尼姑,伤自是无碍的,想是有佳人相伴,懒得理自个儿也是有的,倒只得搁开了手,谁知年还未过完,就接到他家老苍头报信,说是他家相公已不中用了,求宝玉去见最后面。
宝玉闻此噩耗大惊,只此等年节之中,哪里敢将此等事告之贾母,少不得另编了个由头衣出了门,路催着快马加鞭往秦家见秦钟最后面。只秦钟死,宝玉痛哭不已,归时犹是凄恻哀痛。哪里还藏得住,只得同贾母说是在府门口遇到了秦府报丧的下人。贾母听了也感叹了回,又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备奠仪,却只是不许宝玉上门。宝玉无法,痴痴望着奶兄李贵出了门,只得同黛玉哭诉了几日,以解胸中愁闷。
宝玉这回将秦钟就是夸成了朵花,黛玉也没有反驳他,只管泡了茶来与他同饮。倒不是她圣母,不过是人死为大。黛玉只是奇怪:在那神仙地界里,他姐姐可卿被假作警幻之妹与宝玉初试云雨,且极可能正是为此伤了魂魄,方芳魂早逝。如今弟弟与宝玉上演了回耽美恋情后,也是死了之——这秦氏姐弟俩投这回胎莫非就是为了各自与宝玉“金风玉露相逢”么?这就是警幻要宝玉体验的情么?若真如此,宝玉为何下凡,她自个儿又为何下凡?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1、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出处:“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这句话是唐太宗说,针对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说了这句话(引用了老子),意思就是:想要它灭亡,定要先让他骄傲自满。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宝给突厥,助长其骄傲的气势。
西方有句相近的谚语,出现在果戈理的戏剧
里出现中:“上帝要灭亡他,必定让他先发狂!”原话:“上帝要让个人疯狂,定会先夺走他的理智”来自
2、本文原著对应处:
第十六回中:
1)薛蟠纳妾:正说着,【甲戌双行夹批:又用断法方妙。盖此等文断不可无,亦不可太。】只听外间有人说话,凤姐便问:“是谁?”平儿进来回道:“姨太太打发了香菱妹子来问我句话,我已经说了,打发他回去了。”贾琏笑道:“正是呢,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庚辰侧批:酒色之徒。】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唤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甲戌双行夹批:垂涎如见,试问兄宁有不玷平儿乎?脂砚。】凤姐道:“嗳!【庚辰侧批:如闻。】往苏杭走了趟回来,也该见些世面了,【甲戌侧批:这“世面”二字,单指女色也。】还是这样眼馋肚饱的。你要爱他,不值什么,我去拿平儿换了他来如何?【甲戌侧批:奇谈,是阿凤口中方有此等语句。】【甲戌眉批:用平儿口头谎言,写补菱卿项实事,并无丝痕迹,而有作者有少机括。】那薛老大【甲戌侧批:又样称呼,各得神理。】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甲戌侧批:补前文之未到,且并将香菱身分写出。脂砚。】和姨妈打了少饥荒。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甲戌双行夹批:何曾不是主子姑娘?盖卿不知来历也,作者必用阿凤赞,方知莲卿尊重不虚。】故此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般了,我倒心里可惜了的。”【甲戌双行夹批:段纳宠之文,偏于阿风口中补出,亦奸猾幻妙之至!】语未了,二门上的小厮传报:“老爷在大书房等二爷呢。”贾琏听了,忙忙整衣出去。
2)秦钟之死:且说宝玉近因家中有这等大事,贾政不来问他的书,【庚辰侧批:笔不漏。】心中是件畅事;无奈秦钟之病日重日,也着实悬心,不能乐业。【甲戌侧批:“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世上人个个如此,又非此情钟意切。】【甲戌眉批:偏于极热闹处写出大不得意之文,却无丝毫牵强,且有许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叹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壬午季春。畸笏。】这日早起来才梳洗毕,意欲回了贾母去望候秦钟,忽见茗烟在二门照壁前探头缩脑,宝玉忙出来问他:“作什么?”茗烟道:“秦相公不中用了!”【甲戌侧批:从茗烟口中写出,省却少闲文。】宝玉听说,吓了跳,忙问道:“我昨儿才瞧了他来,【庚辰侧批:点常去。】还明明白白,怎么就不中用了?”茗烟道:“我也不知道,才刚是他家的老头子来特告诉我的。”宝玉听了,忙转身回明贾母。贾母吩咐:“好生派妥当人跟去,到那里尽尽同窗之情就回来,不许耽搁了。”宝玉听了,忙忙的衣出来,车犹未备,【甲戌侧批:顿笔方不板。】急的满厅乱转。时催促的车到,忙上了车,李贵、茗烟等跟随。来至秦钟门首,悄无人,【甲戌侧批:目睹萧条景况。】遂蜂拥至内室,唬的秦钟的两个远房婶母并几个弟兄都藏之不迭。【甲戌侧批:妙!这婶母兄弟是特来等分绝户家私的,不表可知。】
此时秦钟已发过两三次昏了,移床易箦时矣。【甲戌侧批:余亦欲哭。】宝玉见,便不禁失声。李贵忙劝道:“不可不可,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骨头不受用,【庚辰侧批:李贵亦能道此等语。】所以暂且挪下来松散些。哥儿如此,岂不反添了他的病。”宝玉听了,方忍住近前,见秦钟面如白蜡,合目呼吸于枕上。宝玉忙叫道:“鲸兄!宝玉来了。”连叫两三声,秦钟不睬。宝玉又道:“宝玉来了。”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甲戌侧批:看至此句令人失望,再看至后面数语,方知作者故意借世俗愚谈愚论设譬,喝醒天下迷人,翻成千古未见之奇文奇笔。】【庚辰眉批:《石头记》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又如此等荒唐不经之谈,间亦有之,是作者故意游戏之笔,聊以破色取笑,非如别书认真说鬼话也。】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甲戌侧批:扯淡之极,令人发大笑。余请诸公莫笑,且请再思。】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甲戌双行夹批:属可笑,可痛哭。】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甲戌双行夹批:忽从死人心中补出活人原由,奇奇。】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死,谁敢留人到五。’【庚辰眉批:可想鬼不读书,信矣哉!】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庚辰侧批:写杀了。】有许的关碍处。”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个好朋友说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甲戌双行夹批:如闻其声,试问谁曾见都判来,观此则又见都判跳出来。调侃世情固深,然游戏笔墨至于此,真可压倒古今小说。这才算是小说。】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甲戌侧批:调侃“宝玉”二字,极妙!脂砚。】【甲戌眉批:世人见“宝玉”而不动心者为谁?】依我们愚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甲戌侧批:神鬼也讲有益无益。】【列:此章无非笑趋势之人。】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般,阴阳并无二理。【庚辰双行夹批:妙!愈不通愈妙,愈错会意愈奇。脂砚。】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庚辰侧批:名曰捣鬼。】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魂放回,哼了声,微开双目,见宝玉在侧,乃勉强叹道:“怎么不肯早来?【庚辰侧批:千言万语只此句。】再迟步也不能见了。”宝玉忙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庚辰双行夹批:只此句便足矣。】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庚辰双行夹批:谁不悔迟!】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庚辰侧批:此刻无此二语,亦非玉兄之知己。】【庚辰眉批:观者至此,必料秦钟另有异样奇语,然却只以此二语为嘱。试思若不如此为嘱,不但不近人情,亦且太露穿凿。读此则知全是悔迟之恨。】说毕,便长叹声,萧然长逝了。【庚辰双行夹批:若是细述番,则不成《石头记》之文矣。】
【蒙回末总批:大凡有势者未尝有意欺人。然群小蜂起,浸润左右,伏首下气,奴颜悲膝,或激或顺,不计事之可否,以要时之利。有势者自任豪爽,斗露才华,未审利害,高下其手,偶有成就,试再试,习以为常,则物理人情皆所不论。又财货丰馀,衣食无忧,则所乐者必旷世所无。要其必获,笑百万,是所不惜。其不知排场已立,收敛实难,从此勉强,至成蹇窘,时衰运败,百计颠翻。昔年豪爽,今朝指背。此千古英雄同慨叹者。大抵作者发大慈大悲愿,欲诸公开巨眼,得见毫微,塞本穷源,以成无碍极乐之至意也。】
105第104章
欲望文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