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重重的欧扬返回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掏出手机,开始翻看从实验楼和到的研究资料。其中的许多研究资料,都是真菌的基本信息,他早就了解过了,没什么可看的。
但欧扬并没有直接跳过去,反而认真地看了一遍,与博士的研究仔细对照,期待着能有不一样的发现。
最后自然是没什么结果。
实验楼也有关于免疫者的各种观察数据,这部分内容立刻引起欧扬极大的兴趣。
研究表明,免疫者在人群中的占比为11.4%!
欧扬顿时就惊了,他一直以为免疫者的数量很少,撑死百分之一,没想到比例这么高!
想想也不奇怪,感染的多,免疫的少,不管血盟还是别的什么组织,对免疫者的态度都不怎么友好,时至今日,不知道多少免疫者死于非命。
11.4%?
能有5%的免疫者活下来,都是往高了说!
除免疫者外,实验团队还给感染者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其中轻症占比38.2%;中症占比24.3%,重症占比22.9%,另外还有少数极端个例,占比3.2%的超重症。
欧扬还挺纳闷,这玩意只要感染就没救,早晚都得进入成长期,分什么轻中重?
仔细看过才知道,这里的轻重指的不是感染深度,而是感染后的表现。
简单点讲,轻症说的是萌发期患者出现幻觉后,除去将自己代入某种情景或是身份之外,没有更多异常表现,更没有暴力倾向。少数人明明已经出现幻觉,言行举止却又与常人没有太多区别,只是像梦游一样,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
对社会没有危害,就算发病也不会威胁到其他人,所以被实验团队称之为轻症。
中症指的是思维混乱,言语乱七八糟,行为有明显的攻击性,危险性比较高的感染者。
重症就很好理解了,攻击性特别强,不是把自身代入罪犯模板,就是把身边的人当做成敌人对待,枪击、袭击,甚至自.杀.性.爆.炸,多多少少都有重证患者的影子。
研究认为,这部分人基本都是平日里极度缺乏安全感,或是潜在的被迫害妄想症。
欧扬有点迷惑,轻中重,已经把该分的分完了,超重症又是什么意思。
结果发现,超重症居然是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说的是那些特别适合被真菌寄生,潜伏期特别短,萌发期发展迅速的患者。进入成长期后更是离谱,居然能拱出一身蘑菇。
就很离谱。
虽然说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既然存在免疫者,就一定存在反例,但大多数感染者,都是彻底失去行动能力后,才会进入菌化期。
超重症患者,等于是把成长期和菌化期合二为一,不靠呼吸传播孢子,而是直接用身上的蘑菇散发。
先天寄生圣体了属于是。
这玩意让欧扬想起了游戏中的蕈人。
继续翻看资料,很快又找到了菌毯的研究报告。
说实话,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欧扬都看不懂,能看懂的地方也得连蒙带猜。
简而言之,菌毯其实是真菌的一种特殊形态,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支持。
按欧扬的理解,人类的遗体是菌毯的基础,菌丝是菌毯的骨骼或者血管,而菌毯本身,其实是高度富集,但又因为湿度过高而无法释放出去的孢子。
如果烤干菌毯中的水分,那么零号病人就是一具被菌丝覆盖的遗骨,与艾米莉等人在地洞里发现的史前人类遗骨无异。
研究表明,菌毯中的孢子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有一种新陈代谢的过程,致幻物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富集,所以菌毯中的孢子一旦散发出去,其致幻作用远超普通孢子。
欧扬登时恍然,他都不知道吸过多少回孢子了,还从来没出现过随便吸两口就被幻觉左右的情况,这会儿总算是破了案了。
除了以上这些,余下的资料里还有真菌感染人类的整个过程、免疫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抵抗寄生、以及致幻物质的各种研究等待。
研究团队认为,人类吸入孢子之后,自身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酶,将寄生的孢子吞噬掉。
但绝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对孢子不大敏感,要么是酶的数量不足,要么是速度太慢。
而且这种酶只对孢子有效,等孢子在肺部扎根生长出菌丝之后,这种酶就失去作用,只能眼睁睁看着菌丝不断侵蚀身体。
不过实验团队缺乏必要的设备,所谓的抗真菌酶只存在于理论上。
根据实验团队的调查,免疫者在第一次接触孢子的时候,都会出现持续的高烧,痊愈后就能获得免疫能力。
而感染者基本不烧或者只有不明显的低烧。
欧扬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经历。
这可全都对上了啊,但他与其他人的情况不同,难道体内还有另外一种更加稀少的酶?
可惜,资料里没提到类似的案例。
欧扬也试探过朱一鸣和江雨薇,他们俩少量吸入孢子的时候,也会出现大脑更加清醒的情况,但耐受量比欧扬小得多,也闻不出孢子的气味儿。
继续往下看。
研究团队推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史前时代的人类,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进化出了免疫真菌的能力,只是由于某种原因,f真菌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原本属于标配的免疫能力,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退化,时至今日,只有少数人类依然保留免疫基因。
研究团队非常乐观地认为,只要准确定位免疫基因,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达到普遍免疫真菌的目的。
这是对抗疫情的最佳方案。
退而求其次,人工合成抗真菌酶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两种手段都可以达到治本的目的,可不论哪一种方法,成本都不是一点半点的高,目前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需要大量的后续研究才有可能实现。
另外,资料里还提到了针对孢子和真菌本身的靶向疗法。
具体的东西欧扬没看懂,大概意思是和治疗癌症的靶向疗法差不多。
至于效果么,老米用的抑制药就是这玩意。
可在欧扬的印象里,靶向药向来是昂贵的代名词,不比基因疗法和酶技术低到哪儿去。
而且靶向药这个东西,好像得先测基因,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备药品,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那么,老米正在使用的抑制剂,以是谁的基因为蓝本?
不过欧扬对靶向药的了解非常有限,仅有的印象似乎还是从哪一本小说里看来的,压根儿不知道对是不对。
余下的资料就不用提了,很多单词压根儿就看不懂,合在一起就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欧扬咬着牙硬看,直到确定不会有更多收获,才失落地放下手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