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三院
高府门前,声声笑,声声闹,声声恭贺,喜报喜报,连连到。
洒得铜钱箩箩筐,叮叮响,音音嚷,共欢享。
街坊街坊,由心敞,夫人福寿长,少爷少爷,荣华年年涨。
欢笑里,人群中,此时陈宣,位卑,不晦,句句祝福,同享……
大门前高家的热闹一直持续到下午,开得正门来,高夫人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过,不管是谁,前来道一声恭喜,她都会给一些银钱回馈。
她很喜欢听人们的祝福,不管是邻里街坊,还是乞丐货郎,哪怕是偶经的江湖客,送上一句朴实的好话,皆爱听。
不是她享受人们的奉承,只因这是她儿子挣来的荣耀,当娘的,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开心的事情呢,怎也听不够呀。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人终有散去之时,高家的荣耀,他们只是来沾光讨一份喜钱,过后自是要回到原来的生活。
人群是散去了,高家的喜悦却并未停下,上下皆有打赏,加餐,比年末祭祖节日过得还要欢实。
这还不止,晚间高夫人袖子一挥做出决定,自第二天起,高家门前摆流水席,不管是谁,来说上一句好话皆可尽情吃喝,连摆三天!
儿子考上功名,这可是大喜事,哪怕只是最基础的童生,高夫人也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又不是摆不起。
得味楼小醉阁的厨子请来,食材酒水一车一车的拉,不够去别的镇县买。
千金难买心头快,钱不是问题。
好家伙,陈宣算是见识什么叫豪横了,三天的流水席啊,人来人往胡吃海塞,那银钱就跟流水似的出去,请来的厨子不停颠勺,过后手估计都要跟断了似的,当然,报酬也定当无比丰厚就是了。
豪门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反正陈宣之前是没见识过,上辈子也没触及过这等层次的奢靡。
挥金如土啊,人家只为了心头高兴。
不过这也得钱多到一定程度才能这么干,打肿脸充胖子纯粹是自作自受。
三天的流水席,高家可谓宾客盈门,虽然九成九都是来蹭吃蹭喝的,还不止一次,但热闹是真的热闹,一开始陈宣还觉得新鲜,去看看,后面就没什么意思了。
不管再怎么热闹,过后依旧要归于平静。
事后陈宣听高家的人提及,高景明考上童生,前前后后的打赏,流水席,至少了两万两银子!
看似不多,毕竟门外的流水席自然不可能几两银子一桌那么丰盛,但算算也无比惊人了。
按照此间收入还不错的店小二计算,每月三钱银子,高家那几天的,四舍五入相当于常人一万年才能挣到那么多,这是何等恐怖的一笔销?
然而就这似乎对高家来说也就毛毛雨的程度!
如今陈宣还没了解太多高家的进项产业,但依稀知道,有名的阳山玉,也就是阳县的玉矿,似乎就有高家的份额在其中,此外还有纺织产业药材生意书籍出版之类的,反正陈宣暂时还不清楚。
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家钱出去了自然能挣回来。
只要不败家,不完,根本不完。
高家具体有些什么产业,估计也就何管家清楚吧,高夫人都不一定有何管家明白。
如果就这么按部就班下去,待将来高景明接管家业了,陈宣若是平庸一点,也就是文韬武略方面有所欠缺,无法给高景明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话,将来顺利接管何管家的职位想来是没跑的。
管家呢,管一大家子,总揽大小事物,虽然依旧是高家下人,但离了高家主要成员,在外除少数人谁不得恭恭敬敬称一声爷?
反正陈宣就知道,何管家在外面有个何二爷的称号,他在家里行二,上面似乎还有个姐姐,总之人家何管家在外面黑白两道都会给三分面子,只要不是那些顶级江湖门派,他去了都是座上宾,哪怕是去县里郡里衙门,哪次不是以礼相待?
别看何管家在高家平时和和气气,高夫人高景明面前就跟背景板似的,人家在外面多么牛逼常人根本想象不到。
老实说,这样的工作上哪儿找去?
陈宣有时候想想真心不错,简直美滋滋,可终究还是向往‘自由’,纠结啊,未曾想他居然也有这种‘烦恼’的一天。
摸着良心说,陈宣觉得在这样的前提下,‘自由’不要也罢,实在是只要按部就班下去,高家能给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