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他们还看到了和尚道士。
虽然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但对陈宣而言,来这世上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就跟他老家那边一样,谁都知道世上有这两类人,平时哪儿有机会亲自见到?倒是在短视频上偶尔刷到。
互不相识,途径偶遇,自然谈不上交流了。
紧赶慢赶,这天夕阳西斜的时候,陈宣他们总算看到墨城了,城门上方偌大的墨城两字无比醒目。
据记载,那两个字还是流玉书院第二任山长亲自挥毫书写,笔走龙蛇铁画银钩,一笔一划无不彰显浩然大气。
站在马车上,高景明深吸一口气略显激动道:“我仿佛闻到了浓浓的墨香,不愧是距离流玉书院最近的墨城,墨城二字诚不欺我”
能闻到个屁的个墨香,实际上墨水绝大多数都是臭的。
墨城并非是因为想要往文雅方面靠才起这个名字,实际上这里乃是整个景国最为出名的墨条出产地,整个墨城常住人口近百万,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都和这条产业息息相关。
大大小小的墨条作坊有记载的就有上千家,还不算很多民间私人跟风。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里出产的墨条,便宜的犹如白菜价,但贵的却是万金难求,乃是皇室贡品,纵使大富大贵亦难得半两。
看着前方的墨城,陈宣心头再度唏嘘,偌大的城池周围,方圆十里根本就看不到多少高大的植被,这些年来他见过稍大点的城镇大多都是如此,没办法,柴给闹的,何况这个墨条主要产地,很多墨锭都会用到木炭木材。
“公子快看,那里就是流玉书院了吧”,小彩垫脚指着远方提醒道。
随着她指的方向,在墨城几十里外有一片连绵山脉,从山脚下起直至半山腰,山林间着落着众多亭台楼阁,占地极为广阔。
就是距离太远有些看不真切。
陈宣看得颇为清楚,他如今的视力绝非常人能比,而且这个时代空气质量很好。
那流玉书院九成以上的建筑都坐落于半山腰以下,一些最高的山峰似乎还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却也有人工修造的痕迹,想来闲得无事,邀三五同窗登山同游定是一件雅事。
他甚至都能看到那诸多建筑之间有人在走动……
“对,那里就是流玉书院了,每年至少三千学子在那里苦读,为我景国上下源源不断的培育人才,现今山长裴振龙乃三十年前一甲进士,殿试探郎,曾官至一品礼部尚书,虽已辞官来流玉书院专心育才,却依旧享有一品待遇,挂大学士衔”,高景明看着那个方向很肯定的点头道,一副恨不得立刻身处其间的样子。
他虽然只是简单说了山长裴振龙的过往,但由此可以看出,能在流玉书院教书育人的,哪个不是饱学之士?
相比起来,玉山先生就要差了几个档次,玉山先生虽然年少成名,但却是昙一现,履历过往都差了些意思,让高景明来这里进修,而非亲自教,不是没道理的。
“哎呀,你们磨叽什么,快走呀,先进城,安顿下来,明天就能去流玉书院见识一下了”,赵青鸾催促道。
她是不理解高景明此时心态的。
作为读书人,流玉书院简直就是心目中的求学圣地之一,不但有诸多饱学之士,更有无数青年才俊,哪一样不让人向往?
目的地就在眼前,但陈宣却在考虑接下来的安顿问题,小高可是要在这里生活几年的,不是一两天。
如此一来,到底是在书院周围置办一处产业方便出入进学呢,还是在墨城内这个更加方便生活的地方?
但不管是城内还是城外,租房卖房哪个性价比更高?
因为有功名学籍,陈宣他们顺利进入墨城,本来赵青鸾离家出走什么都没准备,是要遭到盘问甚至进不去的,还是以事先商量好,高景明的护卫身份才得以通行。
不待陈宣想清楚个头绪,街上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咋呼,道:“闻香阁今日魁妙玲姑娘会登台一舞,机会难得,听说书院包括温浩在内的几位大才都会前去一睹芳容,大家有没有兴趣去凑个热闹?”
闻言陈宣心头无语,好吧,文风鼎盛的地方,总是伴随着这种风流雅事,一点都不奇怪。
不用猜都知道,这墨城定是青楼红馆扎堆争奇斗艳。
这算啥,跟老家那边一样,大学城周围宾馆成堆?
似乎在城内置办住处挺不错,方便就近观摩啊呸,批判一下不良风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