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闲游
细雨如丝,落于伞面,滴于足下,不觉间湿了衣摆。
长街如画,行人匆匆,举目远处烟雨朦胧,陈宣执伞漫步其间,宛如走在一副水墨画卷里。
这时代除了山水间大自然的五彩斑斓,城镇里鲜艳的色彩并不多见,因为颜料金贵,是以多给人一种陈旧的气息,偶有鲜艳的色彩便觉眼前一亮,是以很多商家商贩都会想方设法装点自己的商铺摊位,视觉抢眼效果下生意总归是要好些的。
所以那些青楼红馆总是那么夺目抢眼。
陈宣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随意走走看看,偶尔驻足于小摊小贩之前,多看不买,人家也不恼,本是良人,恐惊过客。
“小郎君,你衣角已湿,不如过来避避雨吧”
途径一条小巷口,便闻有人招呼,陈宣寻声看去,只见巷子口支起了一个小摊,一把油布大伞遮住了丈许方圆。
那伞下是一个朴实的老人,身前是冒着热气的食担,正朝他温和的笑。
“多谢老人家,不会耽误你生意吧?”陈宣驻足笑道。
对方露出真诚的笑容说:“不会不会,雨天客少,可供小郎君歇脚避雨,我这有凳子,若不嫌弃,可要过来坐一坐?”
这是一种拉客的方式,陈宣心头明白,但很自然,令人心生好感。
正好一早出门还没吃东西,便迈步过去笑道:“那就打扰了”
“不打扰,小郎君请坐”,老人热情招呼,给他拿小凳子,还用肩上的抹布擦拭,绝口不提照顾生意的话,无论怎么看都只是真诚相邀行人避雨的善意之举。
将伞收起靠在边上,陈宣问:“敢问老丈贵庚几何?”
“已是甲之年了哩”,老人重回食摊后面双手拢在袖子里笑道,看那大伞滴下的雨水,像是在追忆曾经年少的时光。
读了这么些年书,陈宣也略懂面相之术,只是不精通,观这老人不是短寿之相,天庭饱满,中宫无痕,虽无大富大贵,却也是儿孙绕膝的福相,便道:“晨风微寒,老丈便以离家出摊,想来定是艰辛吧”
“哈哈,还好,担子不重,习惯了,在家便是吃闲饭,出来支个摊子,亦能多少挣些银钱补贴家用”,老人一脸满足的笑道,在他脸上丝毫看不到对生活艰辛的抱怨。
知足常乐,习惯了,便不觉艰苦了。
点点头,陈宣闲聊问:“平日里会遭到盘剥吗?”
“小郎君慎言”,老人有些担忧的提醒,旋即无奈中又很坦然小声道:“当然是有的,偶尔会有差役来吃些东西不给钱,每月都会有帮派来收保费,倒还算好了,每日早出晚归,多少还有些结余,太太平平比什么都好,如今这日子还算安稳”
底层人士,没有太高的追求,仅仅一份安稳足以,纵使吃些亏也是无所谓的。
世间常态罢了。
这种事情不必多言,会让人唏嘘,见担子冒着热气,陈宣问:“老丈售何饮食?”
“面条,现煮,秘制酱料浇头,还有豆腐脑,炉火温着,碗筷也干净,小郎君要来点吗?”老人顿时眉开眼笑,似乎等的就是这句话。
与人为善,几乎都会照顾生意,这可是他多年积累的经验,纵使不照顾生意也没有什么损失,还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当然,这也要看人,若是凶神恶煞之辈,他却是不敢轻易招呼的,也是看陈宣面善脸嫩。
点点头,陈宣笑道:“那便来一碗面条和一份豆腐脑吧”
“好的,很快就好,我这量大,保管小郎君吃的满意,不知小郎君豆腐脑要咸口还是甜口?”老人眉开眼笑的忙碌道。
豆腐脑居然还有两种口味?陈宣问:“有辛辣味的吗?”
“这……也有,我给你加些葱蒜辛辣调料?再有酱油醋,擦些食盐想来也能入口”,老人迟疑道。
不觉得陈宣是在给他出难题,反而还认真思索起来,俨然顾客意志为主。
“也行,就这样来一份吧”,陈宣点点头道,试试味道如何。
这些年来他都没见到过辣椒,估计短时间是吃不上正宗的麻辣口味了。
老人所说擦些食盐,因为底层人用的都是粗盐,需要用工具擦些粉末下来,细盐那是富贵人家刺享受得起的。
不一会儿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和一碗加了调料的豆腐脑便呈上来,放摊子折叠展开的小桌板上,老人还送了一碗面汤。
面条分量真心不少,放了些许青菜,浇头也挺香,但除了些许香油点缀,却是无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