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豆榨油率低于进口大豆。”
利益相关方们高呼着口号,但事实真如此吗?
从种植成本来说,因为人工和化肥还没有暴涨,国内生产成本比美洲大豆还要低40%以上。
但国内大豆价格比进口大豆高这也是客观事实,这主要是受了运输条件的限制。
导致东北等产区大豆对沿海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不及时,运输成本也较高。
与之相对应的,四大粮商掌控着全球粮食运输的进度。
以嘉吉为例,该公司掌控着全球最大的水陆运输船队。
拥有一支超过500艘轮船组成的干散货运输船队,在全球近1000个港口进行货物装载工作,年运输量超过20亿吨。
虽然美洲大豆需要跨越太平洋,但供货及时性和运输成本却还要远优于国内。
进口大豆便宜,面对低价原料带来的丰厚利润,我国油脂行业很不理性的盲目扩张。
当时,国内的大豆加工是当之无愧的暴利行业。
油脂加工企业多达1000多家,主要原料都是国产大豆,每吨可以有4000元利润。
而采用进口大豆为原料,利润只会更高。
要知道同期魔都的房子均价也不过3000元每平。
于是,老厂扩建,新厂辈出,年生产能力迅速提升,随后又严重过剩。
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也越来越重。
国内大豆种植的收益也越来越低,并且随着人工和化肥成本的上涨,大豆生产成本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局。
“死就死吧,到时候收购、兼并,救这些企业于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