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根据前线传回的消息,赵云与谢玄等人昨日已经领军包围琅琊王城,东晋主司马睿身负重疾,急火攻心下于昨夜病逝王宫,其长子司马绍在东晋大臣温峤、郗鉴、周访、王导等人的支持下,继任君主之位。”
“原东晋大将军王敦携八万余兵马驻扎于琅琊县境内的东胶镇外,向吾国递交了降表,请国君过目。”武靖元年九月二十八日早朝上,外交司司长刘惔向张硕汇报道。
随着乾国疆域的扩大,其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导致张硕无法和以前那样事必亲恭,只能逐步向下面慢慢放权,由群臣来为自己分担。
比如情报方面的事情,张硕就暂时交给了比较清闲的外交司暂时负责,后续等稳定下来,再进行新的安排。
从高力士手中接过王敦递交的降表,张硕只是粗略的扫了几眼后,便将其又递给了高力士,然后对着下首的群臣道:“除此之外,姜齐对我徐州虎视眈眈,听说已经打增援东晋的旗号,命王子成父领兵十万南下,诸位爱卿对于这些问题,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大家都各抒己见,莫要藏着掖着!”王安石作为死忠党,在这个时候第一个站了起来,在得到张硕的首肯后,侃侃而谈道:“微臣曾闻这司马绍文才武略,敬贤爱客,深得东晋群臣之心;而且琅琊王城又高大雄伟,我军想要拿下这座王城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昔日蜀国伐周,在绝对的实力碾压下,也被高邮王城拦了数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微臣愚见,我军应该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曲线消磨敌军意志,待时机成熟,其必将不攻自破!”张硕听闻王安石的建议,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王司长所言甚是,孤也是这的意思,只是如此一来,就必须在城下驻扎一支重兵,以防对方反补。只是我国的正规军本来就少,姜齐那边的部队,也需要有人盯着。”
“国君,此事简单。”张硕话音刚落,谢安就说话了,原本这家伙自持甚高,一般都是等张硕询问,才回开口,如今显然是受到琅琊王氏将要入乾的压力,想多发挥发挥自己的作用,给自己和谢家增加资历。
“谢丞相有何高见远识,但说无妨。”
“只是一些拙见罢了。”谢安谦虚了一句,而后道:“青州并非姜齐一家独大,金齐与鲁国都在一旁虎视眈眈,姜齐王要是真有意染指徐州,就不会仅仅只派十万兵马南下了,其真实用意无非是想看看现在是否有利可图,同时为将来可能入侵徐州,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国君可直接向王敦下令,命他领军返回莒南镇守,谨防姜齐兵马,王子成父见我军已经布防,只会象征性的试探几次,绝不会真的强攻。至于海曲县那边,如今已经被孙恩乘机拿下,成了五斗米教的地盘,我国现在问题还有很多,且与对方又有紧密合作,暂时不宜撕破脸皮,倒不妨先由他去,待以后局势稳定,再徐徐图之。”张硕听着谢安的侃侃而谈,陷入了沉思,王敦这个家伙有野心,他能背叛东晋,也能反乾国。
而且谁也说不准王敦是不是假意归附的乾国,又会不会突然归附姜齐,把他就在赵云身边,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还得分心留意他会不会从后面捅队友一刀。
不能让王敦呆在琅琊,也不能贸然夺他的兵权,按谢安说的把他暂时安排在莒南,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得给予一些限制,否则就真相当于把对方推给姜齐了。
要知道王敦麾下可是有八万久战之士,而且军中还有不少的名臣大将,乃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哈哈,让王敦去莒南前线抵抗姜齐军,倒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对方既然出兵十万,那我们也组建两支大军北上好了。”张硕在经过一番斟酌后,心中有了一些计较,当即笑呵呵的点头应道。
“组建两支大军?国君准备以谁做封号将军?”谢安听了张硕的话后,顿时来了精神,当即询问道,而其余大臣也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