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这才继续问道:“请问贾兄,那位接引你去修行的郎生可有名字?”
如今隆安帝正大力整顿教化学风,派往各地主持科考的官员都是顾镛、乔允这般锐意革新之辈,贾奉雉的满腹锦绣终有用武之地,在乡试中如马骥般高中解元。
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贾奉雉百思不得谋生门路,只得重操旧业重赴考场。
贾奉雉忙道:“于我而言,这八十余年光阴不过数日,实在不敢妄自尊大,我们只以平礼相见罢了。”
夫妻相见,恍如昨日,然环顾相邻,又恍如隔世。
马骥却想到一件事情,问道:“敢问这位……”
原本富庶的贾家此时早已衰败不堪,孙子贾祥沦为相间屠户,为人又吝啬奸猾,不肯奉养这对全无半丝亲情又带不来半分好处的祖父祖母。
顾镛听了这般异事,当时不由啧啧称奇。
话才出口,一时却不知该如何称呼。
不管他们心绪是如何复杂难言,眼前却先要筹谋糊口生计。
马骥叹道:“果然是这位!”
顾镛、傅天仇、贾奉雉都大为惊诧。
顾镛问道:“龙媒竟识得此人?”
马骥道:“弟子也是只闻其名罢了。世人少知,‘浑天监察院’在监正与两位监丞之外,便以四大供奉为尊,修行界有四句话单说这四位,‘袖里乾坤大,梦中日月长。笔演千机变,剑凝百炼光’。那位郎玉柱正是其中的一句‘笔演千机变’所指的‘妙笔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