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名军中将校亦皆披甲佩刀,分左右两列随后。
众人行至午门前,随礼乐下拜。
李珲肃然道:“泱泱大国,威德咸行,将蛮酋首级传送天下以为警示,其余俘虏皆赦其罪!”
在万众瞩目下,王蘅着全副甲胄、戴青铜鬼面、罩白色披风、悬双横刀当先居中而行,手捧一个方形木匣。
有刑部官员上前接过王蘅手中木匣,登上午门城楼,向李珲禀奏道:“臣启陛下,今有平虏伯、大同总督王烈之女王蘅,进献蛮酋首级并俘虏七十二名,敬候陛下裁处!”
刑部官员口称“遵旨”后起身,转向下方将李珲旨意高声宣读一遍。
宣毕上呈,赞礼官又高呼道:“献俘!”
随后,宣展官高声宣读捷报,言明此战战俘缴获诸般战果。
在两列将校当中,七十二名北蛮俘虏披发跣足,垂头丧气鱼贯而行。
礼部赞礼官扬声高呼:“进!”
文武百官及其他一干人等皆高呼“万岁!”早被磋磨尽锐气的北蛮俘虏得知性命可保,尽都痛哭流涕地连连叩头谢恩。
目光在下方官民中流转间,他忽地看到如鹤立鸡群般俊秀挺拔的马骥,心中一动当即传旨道:“着王氏女卸下面甲,令我大虞官民人等一瞻这位巾帼英雄风采!”
旨意传下,王蘅稍怔一下后,当即遵从旨意摘下脸上的狰狞面具,现出一张艳若桃李,明媚无俦的俏脸,并毫不忸怩地先后面向四周站立片刻,让大家都看个清楚。
人群中的马骥身躯剧震,虽然面目已改,但眼角眉梢的那一抹神韵他绝不会认错,冥冥之中感应到的那一线牵绊更不会出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