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人生南北多歧路
举宴十日,陈沐也在水云涧待了十日。
期间与水云门人讲道传法不说,还见了余下五宗前来拜见的赵国后辈。
赵国六宗身处一国,一向“小散大聚”,于小事上或许常有分歧恩怨,可在颠覆道统的大事上,却是有如一宗,共同进退。
且自从那次三国争战之时,陈沐惊艳现身,一举拿下永生殿幕后真人秋澜,稳定局面后,赵国六宗更是亲如一体,处处与水云涧靠拢。
虽然陈沐及牛大力没有并下另外五宗的想法,但此等趋势已呈现苗头,还是另外五宗的门人自发兴起的。
毕竟,谁不想自家道统有着如此一位“顶天粱”,即使自家不成,也总要与水云涧多多亲近才是。
直到陈沐失陷消息传回之后,此等念想方有所冷却,以往叫着并入水云涧的各家长老们,反而又纷纷高呼道统不变之称号,做起了敢为人先的卫道士。
牛大力虽然无所表示,可心底里多少有些鄙夷、怨气。
这也是陈沐回返,他为何没有提前知会另外五宗的原因。
直到陈沐现身,他的怨气稍稍减轻,这才又声传千里,让一众同道有所醒觉。
照他的话来说,六宗情谊确实源远流长,纵使有些间隙,也不好凭此不认。
而陈沐也没有更改他的想法,只是有些态度,还是需要别人看到的。
问剑阁等五宗在第二日就到了水云山门,却迟迟不得见陈沐本尊,又如何不知自己的以往表现,令这位赵国老祖有些失望?
他们沉默了一阵之后,还是不由得埋怨起了之前的那些“卫道士”,立场不坚定,何以攀绝顶。
而那些“卫道士”也一言不发,任由同门埋怨乃至审斥,虽然他们自己也知道,当年并不完全是他们的错,但谁让他们“敢为人先”了呢?
骂归骂,训斥归训斥,见陈沐还是要见的。
既然陈沐托辞,他们便齐齐候在水云殿前。
日升月落,日降月起。
水云众门人不时经过,每当望着这些诚恳的赵国同道们,心中就不由的感慨万分,其中还夹杂着几许畅意:“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一直候到了最后一日,五宗修士方得见陈沐真身。
一时间,水云殿前呼声一片,更有甚者,竟扑通一声以大礼拜下,羞惭满面的伏地请罪。
陈沐自不会真的降罪,不然那成什么了?与他的本意不符。
是以随便说了两句场面话之后,便甩袖飘然而去。
至此,五宗修士长舒一口气,面上没有多说,可心中却愈发坚定。
哪怕日后再有着陈沐失陷甚至陨落的消息,他们也不能朝令夕改,自讨苦吃了……
值得一提的是,陈沐并非所有的五宗修士都托辞不见,诸如楚璃、蒋成等以往旧识,早在第三日之时便统一的见了一见。
他们如今已都是各家久不问俗事的老祖,与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关系不大。
毕竟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并入水云涧。
与门下新晋的长老们相比,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修士,才是各家道统真正意义上的卫道士。
陈沐不仅没有不悦,反而还极为欣赏。
故人逐渐凋零,他们这些仍有缘再会之人,自是好一番痛饮畅聊。
当然,其中也有着对他而言,多少有些特殊的佘颖檀。
与众人共饮之时,佘颖檀与楚璃等人一般无二,言笑晏晏,畅意洒脱。
可在月上中天之际,她才借着酒意与陈沐踱步泉边,耳边听着潺潺流水,唇间颤颤巍巍的说出了那句压在心底已久的话。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陈沐怔了怔神,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他,在面对着月下明媚如光的女子,轻声轻笑表明心迹的场景,也不由的张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
他扪心自问,可曾对眼前的女子有过动心之举?
或许有,也或许没有。
时间已然久远,他分辨不出。
只从他现在的红颜知己就可以看出,敖懿是被迫演变生爱,韩静则是少时青梅。
这二人,与他早有因果,他自然不会辜负,可是佘颖檀……
或许互有情愫,可却未成执念。
他自认为自己算不上绝对的一心向道之人,但也是以身许道,不曾更改……
这是陈沐心中所想,而佘颖檀则与他的视角不同。
二人相识在陈柏大婚之日,相熟于赵国兽潮之战。
彼时的她渐生好感,却并未定心,只想着将来若是有着机会,与陈沐结为道侣,于赵国修仙界生儿育女也不错。
可谁知陈沐非是池中之物,不过十余年时间,便一举拜入北原大宗浮山长河的门下。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方才醒悟,她们二人之间,或许再不能如她所想那般,坦然的表明心迹了。
自此她压下心中情意,过上了一成不变的生活,直到再次见到陈沐……
元婴之境,何其遥远。
她愈发庆幸自己没有开口,可临分别之际,还是不由自主的凑上前去,说出了那半句意味不明的诗。
本想着等自己结丹之后,再将后半句言明,可却等来了陈沐失陷消息。
那时,她是真的后悔了,后悔自己错过一次次机会,没能如实表达心意。
每每想起,寸心如割。
所幸,陈沐回来了,她欣喜若狂,于此时此刻,总算将这句本该在百年之前就说出的话,给完完整整说了出来。
话已出口,执念消退。
她不是强求之人,以往不是,现在也不是。
望着陈沐略显失神的样子,她扑哧笑出了声,眼中哪还有半分羞涩,就这样笑吟吟地盯着他看。
她眼泛秋波,朗朗月色映入其中,如一方清潭。
潺潺流水之音,却不如女子欢笑声。
她笑道:“你就这般害怕,怕我赖上你不成?”
“师妹会这样做吗?”陈沐微微一笑,毫不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