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诰的履历也是非常之丰富的,中进士之后,王之诰先后担任江西吉水县知县,升户部主事,改任兵部员外郎,出任河南佥事。因剿灭师尚诏有功,转任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大同兵备副使,升山西左参政。由于捣毁蒙古居屋之功,增加一级俸禄,升山西右布政使。主持修建终南山城堡,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而后巡抚山西、大同等处,升任刑部左侍郎。
张守直也是如此,中进士之后,任嘉定县知县,然后升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司郎中,因得罪严嵩严阁老,被调任大理少卿,后改任光禄少卿,奉公理事而升为户部侍郎。其间在监修明显陵工程中为朝廷节省大批银两,被升任户部左侍郎,南京大理寺卿,南京户部尚书。
就在朝堂名声而言,张守直无疑是最好的,这位当年是硬刚过严阁老的,张瀚是资历最深,王之诰则是功劳最大,但是王世刚长于军务,朱载坖认为还有其他的用途,不必担任少府卿这样的职务。
朱载坖在张瀚和张守直之间有些举棋不定,于是效仿老爹,给内阁传纸条,朱载坖的御批只有一句,纲常孰与人和?朱载坖也开始给内阁打起哑谜了。
朱载坖的人和是代指张瀚,张瀚是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而纲常则是双重指代,张守直当年硬刚严阁老,被朝野视为坚守礼仪纲常的典范,而且张守直是北直隶遵化县人,遵化的意思就是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也有以纲常教化百姓之意,所以用于指代张守直。
首辅高拱接到了朱载坖的纸条之后,不禁哑然,这不是当年世宗皇帝最爱玩的事情吗?高拱当然知道朱载坖指的是哪两个人的,高拱于是在朱载坖纸条上写到,人和虽好,奈古稀何?
朱载坖收到高拱的回复之后就明白了高拱的意思,张瀚的年龄太大,难以胜任少府和提督银行这样重大的事务,张守直要年轻一些,能够胜任这个职务,于是朱载坖下令,升任南京户部尚书张守直为少府卿、内大臣兼提督银行事务衙门。
同时吏部要少府和提督银行事务两个衙门的相关属官也要尽快确定下来,而且作为内廷衙门,少府不仅要接受都察院和六科的监察审计,内廷也要时刻掌握少府的账目,加以审计。
而内阁经过商量之后,向朱载坖上了条陈少府、银行二司疏,详细阐述了内阁对于这两个衙门的想法,内阁认为,推行银钱,收缴民间的则色银两,要分部进行。
尤其是收缴民间的杂色银两,此事干系重大,要缓步推行,不可一蹴而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