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观虽然只是经营粮食生意,但是由于帮过朱载坖两次大忙,又和驸马都尉李和有交情,加上恢复纳粮开中之后,李朝观凭借自己家族的经营,为九边运输了大量本色粮米,连朱载坖都听说过他,特旨荫其一子为国子监生,现在李朝观在晋商中还是有一定的威望的。
李朝观出来打了圆场之后,王崇古的脸色才稍微好一些,而王国光也赶紧说道:“王司马不必动怒,诸位也不要急,圣谕煌煌,自然是不能违抗的,但是当今圣天子在朝,陛下对你们的苦处自然也是知晓,上谕不能违抗,各级官府是肯定要落实国策,你们有些家中也是经营钱庄票号的,若是能够帮助朝廷推行国策,朝廷也不吝赏赐,有什么要求,可是提出来,若事有可行,不管是本官还是王司马、虞坡公,都会上陈陛下的。”
王国光的意思已经是很明确了,朝廷推行银钱,决心一定,这是不可能有所更易的了,硬刚朝廷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之前被朱载坖收拾的苏松士绅,还有衍圣公孔家,都是现例子,说个不好听的,大明的亲王都被当今圣上给弄到缅甸去了,对付这些商贾,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王国光的意思就是与其与朝廷硬顶被收拾,不如主动配合朝廷,寻求一些补偿,他们这些山西籍官员也可以为他们争取一下。
商人们就开始议论起来了,他们经过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银两和银钱的兑换比例应该予以调整,最好是纹银九十五两兑换银钱一百两为好,其次就是将山西、陕西还有甘肃等地的民间杂色银钱熔铸提纯交给他们负责,给他们百分之八的火耗作为工本。
还有就是垄断与蒙古的交易,在与蒙古的交易中实行纲商制,由他们垄断与蒙古的贸易。还有就是在开中盐引中固定一部分盐引给晋商。
对于他们提出的梦幻四条,王国光和王崇古表示,银两和银钱的兑换比例是上谕钦定的,断无更改之理,这点没得可谈,垄断与蒙古的贸易也是无稽之谈,朝廷绝不会答应的。
至于由他们办理民间杂色银两的熔铸提纯和在开中正盐中给晋商固定一部分配额的盐引,这点可以商量,他们会上疏朝廷,但是具体朝廷会怎么决定,就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了。
但是王崇古、王国光还是警告这些商人,一旦朝廷下诏,那就是断无更易之理了,当今天子,绝非可欺之主,要是犯在他手上,别说王崇古、王国光他们,就是杨博就救不了他们。
在了解了商人们的诉求之后,王崇古、王国光来到杨博府上,将此事告知了在杨博府上的杨博、张四维等人,杨博听了之后说道:“汝观(王国光)说的不错,更改银两和银钱兑换比例是绝不可行的!此言一出,陛下就要出刀了。”
杨博很清楚,朱载坖为什么要规定银两和银钱一比一交换,除了维持朝廷的钱息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维护朝廷的尊严,同时更加平滑的废两改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