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杨镐驻辟所在,熊廷弼对王文龙道:“有了杨巡抚的支持,这赈灾之事便成了一半,接下去该找这宁远城的祖家商议。”
王文龙问道:“赈灾就在宁远进行吗?”熊廷弼点头:“山海关外几个最大的人口聚集之地,无非是宁远、辽阳与开铁,宁远又负责另外两地的物资输送中转,此地的灾情若得缓解,则全辽无虞也。”
熊廷弼一番介绍王文龙才知道明末辽东的气温和前世完全不能比,均温低了可能有两度。
别小看这两度的差别,放在辽东这就关系到农历二三月份平均气温能否恢复到零度以上。
那正是春播的时间。
二三月均温零度以上的地区土壤不会霜冻,方可以进行耕种。
春季两度的温差,直接将辽东适合农业耕种的地区往南推移了上百里,让整个辽河套地区都不能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垦。
王文龙突然问:“我在信中建议飞百兄于辽东推广的两种新作物可有成效。”
熊廷弼说起这个难得的脸露笑容:“这玉米和马铃薯果然神奇,即使在铁岭都能种植,而且产量还不错。”
王文龙连忙询问:“既然如此,这两种作物可是推广开来了?”
熊廷弼却是摇摇头道:“虽是长得好,但辽东百姓似乎不太愿意接受,具体情形,不如待会儿去问祖佥事,他家便是此地最大地主,家中也是种了玉米和马铃薯的。”
王文龙知道有两种作物可以突破寒区的温度限制,那就是玉米和马铃薯。
这两种作物原产都是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作物的祖源都来自高寒地区,自带抗寒buff。
王文龙前是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原时空的。闯关东移民真正突破满清的柳条边限制所依靠的并不只是他们敢于在满清封锁下去东北开垦,更重要的也是玉米和马铃薯在北方的推广。
东北固然能种水稻,但是在东北种水稻受限于气候因素,产量和南方是没法比的。而且水稻是细作粮食,在机械化铺开之前,种植水稻非常消耗人力。
这么说吧,直到伪满时期,以当时日本鬼子的机械化和农业水平,都不敢在东北大规模推广水稻,而是以种植玉米为主,要直到新中国后才能够负担。同样的劳动力付出,在东北种水稻所能提供的热量实在太低了。
想要开辟北大荒,将东北纳入产粮区,起先所要依靠的只能是玉米和马铃薯,农民得先靠这两种作物活下来,才有能力在土地上开辟水稻田。
王文龙在熊廷弼带领下来到祖家,祖天定出门来迎接。
“建阳公,听说你一封信便从福建来了辽东,先生对辽东百姓真是有心啊。我替东人谢过先生了。”
王文龙拱手连道不敢,开口问的却是:“听说玉米和马铃薯祖家都有种,祖佥事觉得这两种作物可能被辽东百姓所接受?”
祖天定一愣,他是个世家子弟,又是军官,哪里会去管家中种田之事。
他对王文龙的问题十分上心,当即叫来家中管事,管事又去找来在城外的一个负责运营农庄的庄头。
那庄头听到询问马铃薯和玉米,回答道:“这两种作物的确产量高,马铃薯需要多些水,玉米却能抗旱,哪怕今年受到灾荒,也能够正常成活。”
“你们庄子里这两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广吗?”王文龙询问。
那庄头却是摇了摇头:“这两种作物虽好,却是没什么人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