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攻破荆州,乘胜追击
夜幕笼罩下的荆州城西门,此时已经一片大乱,喊杀声,惨叫声,刀戈碰撞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城墙上燃烧的火盘,映照出了一个个正在厮杀的清军士兵身影。
明军连日来的猛烈炮火,早就已经使得城内的清军士兵人心惶惶,他们目睹了明军强大的火炮一次次轰击城墙,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而明军的攻城部队在白天的填河行动,则是彻底击碎了许多人心中仅存的一丝侥幸心理,郑四维半夜又突然召集了一众军官,更是使得城内军心大乱。
于是乎,西门的几十个清军士兵们趁着军官大部分被郑四维召走的时机,压根不用商量试探,立马就串联了起来。
要知道,他们中有不少都是来自北方的汉人,完全是被郑四维带着投降的满清,对清廷并没有多少忠诚可言。这样的局势下,又哪里愿意和郑四维一起死守?
而且,明军的火炮那么强,还有几十倍的兵力优势,他们根本不是对手,拿什么守住荆州城?
更不用说,这个时候,城中的清军士兵也都已经知道了此番是明帝御驾亲征,那可是鞑子王爷都打不过的战神,他们怎么可能对付得了?
朱慈烺在江北的一系列胜利,随着他领着大军西巡,迅速传到了湖广,即便是荆州城内的清军,也都已经听说。
他此前让刘芳亮安排的招抚喊话,可不是白费功夫。不仅如此,这些清军士兵如今都相信朱慈烺仁义,只要投降,便可以既往不咎。
毕竟,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最后拼一把,说不定还能活命,他们现在除了相信朱慈烺仁义之外,其实也别无选择。
只不过,这群反正的清兵因为没有中层将领的统帅,号召力并不强,他们在杀死了西门城楼上郑四维留下监视的那个家丁,以及对方身边的几个士兵之后,立马就遭到了其他清兵的反击。
无奈之下,这群缺少组织和指挥的士兵,只能趁着周围的清军主力还没赶来,四处纵火,同时冲进闸楼,放下吊桥,甚至还有十几人想要下楼打开城门,逃出城投降。
而此时,李来亨身着铁甲,正在西门护城河外,新掘的壕沟掩体中夜巡。他听到城楼传来的动静,立马意识到城内发生了动乱,一面亲自组织兵马,一面派人去向李过汇报。
这个原本历史上,在夔东坚持抗清,被称为“小闯王”的年轻将领并不缺乏战场经验,很快召集了壕沟中留守的数百兵马,然后手持长枪,站在了护城河边上的盾车后,观察着西门城楼的情况。
夜色中,他紧盯着城门的方向,目光锐利,身后迅速集结的明军士兵们纷纷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睛同样紧盯着城门的方向。
李来亨一时间还无法判断那是不是清军的陷阱,而且护城河才刚刚开始填,没有船他们根本无法过河。
突然,城门方向传出了一阵响亮的摩擦声,沉重的吊桥缓缓开启,然后“轰”的一声迅速放下。
李来亨见状,心中不由得一震,他知道机会来了!
“弟兄们,跟着老子杀进去!”他一声怒吼,举着一个盾牌立马冲出,第一个冲上了吊桥,身后的明军士兵见状,如潮水般涌上城门。
城门内,一群左肩绑着白布条的反正清兵正和从其他地方赶来平乱的清军士兵厮杀,根本腾不出兵力打开城门。城楼上同样是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震天。
郑四维虽然召集了大部分军官,但城中各处依旧还有他手下的心腹军官夜巡,提防着明军的夜袭,如今这些人正带着西门周围的清兵赶来平乱。
只不过,这种时候,不少清兵在混乱中,都直接当了逃兵,甚至是加入到了反正的队伍里,这使得他们虽然只是面对几十个叛军,但依旧迟迟无法平乱。
李来亨率领的数百明军迅速冲过了吊桥,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冲在最前面的战兵扛着云梯,迅速架起,跟在后面的战兵举着盾牌,一个接着一个开始登城。
“杀啊!夺回城楼!”
“快快快,杀光这些叛徒!”
“明军杀来了,明军杀来了!”
“别让明军进城,千万别让明军进城!”
城楼上传来阵阵惊慌的呼喊声,清军虽然已经有人察觉到了明军攻城,但根本腾不出兵力阻击,甚至还因为明军来袭,逃兵进一步增多。
李来亨身先士卒,带着手下的亲卫第一批爬上了云梯,很快就趁着城墙上清军混战,无法阻击的时机,举着盾牌登上了城头。
他翻过墙垛之后,又毅然冲在了最前面,对着混战中的清兵,左冲右突,手中长枪不断挑刺,所向披靡,杀得清兵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城墙的边缘,数百明军战兵前赴后继,奋勇攀爬,不少反应过来的清兵冲到墙边,拼死抵抗,刀剑相击声,惨叫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期间不断有两军的士兵痛苦倒下。
但清军此时不过是强弩之末而已,李来亨率领的先头部队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西门的城楼,然后又迅速控制了城门附近的街道,并打开城门。
很快,城外集结起来的明军士兵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内,对溃逃的清兵展开了追击。一时间,荆州城内杀声四起,火光冲天,到处都是厮杀的士兵。
城外大营中的朱慈烺得知西门被攻破,惊喜不已,立即调兵遣将,增援荆州城西门的明军。中军大营的明军迅速集结,如同潮水一般涌向西城城门。
而此时,郑四维还在给手下的心腹军官们布置诈降和突围的任务,听到外面传来的吵闹声,派人一问,才知道明军居然已经攻进了城里。
他原本还想领兵反击的,但率领着一队士兵刚刚出军营,看着西门方向火光冲天,就知道大势已去,随即率领残部想要突围。
只是,这个时候,他手下的心腹军官们,也并非全都忠心耿耿了,很快就有人在突围中反正,将冲到城内的明军引来。
经过一番激战,郑四维最终被明军生擒,他手下的那些所谓亲兵们,也大多被俘,并没有多少人拼死到最后。
与此同时,李栖凤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率领知府衙门的亲兵和家仆直接冲向了北门,试图从那里突围。
但他刚刚出城,军队就立马被城外埋伏的明军骑兵冲散了,本人也被马进忠带着的骑兵团团围住。
“狗日的,再不放下武器,老子砍了你!”马进忠看到大鱼,立即策马上去,怒骂道。
李栖凤脸色苍白,他回头看了看荆州城,知道局势已经无可挽回,最终叹了一口气,扔下手中的武器,束手就擒,一个明军士兵立马上前,将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而夜色中,荆州城内此时还是一片混乱,大部分清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醒,第一反应都是披甲,拿起武器,想要上城墙。
但随着明军士兵们一边冲杀,一边高喊“降者免死”,这些清兵见大势已去,又纷纷放下了武器投降,城中监军的几个八旗甲兵则是依旧负隅顽抗,最终被明军士兵斩杀
夜色渐退,东方的天际露出了鱼肚白,荆州城内,战斗也逐渐平息,一队队明军士兵还在清理战场,同时清点押送那些俘虏的清兵出城。
荆州之战,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提前结束。在反正清兵的配合下,李来亨抓住难得的机会,明军以极小的代价,便攻克了这座战略重镇。
很快,朱慈烺的御帐之内,郑四维和李栖凤两人齐齐跪在地上,身体都止不住的颤抖。
郑四维光秃秃的头颅上,不停冒出汗珠,这个前几日还在城头和刘芳亮对骂,可谓是耀武扬威的荆州总兵,此刻如同待宰的羔羊,眼神中满是恐惧和绝望。
“陛下,饶命啊!小的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才投降了清狗,求陛下开恩,饶小的一命!”
郑四维声泪俱下,不断地磕着头,尽管额头上已经渗出了血迹,但他却浑然不觉,只顾着求饶。而李栖凤则是瘫软在地,连求饶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嘴里不停喃喃念着些什么。
不过,朱慈烺听着郑四维的求饶,却是面如死水,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两人,眼中没有丝毫怜悯。
“呵!”朱慈烺冷笑一声,声音中带着深深的厌恶:“背主求荣,卖国求利,现在居然还有脸求饶?”
“陛下,小的知错了,小的愿意戴罪立功,小的可以将功赎罪!”郑四维一听,连忙说道:“小的知道清军的布防,小的还可以为陛下做内应,助陛下一举拿下武昌!”
“陛下,罪臣也愿意戴罪立功!”
李栖凤听到武昌两个字,原本颓丧无神的脸上,好像回光返照一般,挣扎着爬起来,声嘶力竭地喊道:
“罪臣若是去叫门,佟养和必定不敢不开,到时候罪臣也能打开城门,接应王师入城……”
“哈,哈,哈哈哈”朱慈烺听了他们的求饶,只觉得可笑。他不傻,根本不信两人的话,要是将人放回去,肯定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你们以为朕会信你们的鬼话吗?”他说完,目光猛然扫过了面前站着的众将,最终落在了李过,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等人的身上,摆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