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全歼清军
荆门州城南面,此时还昏沉沉的大地上,浓烟四起,许多帐篷被点燃,营地里的清军一片大乱,数以千计的溃兵在乍亮的天光中奔逃。
营地东面的部分清军反应过来之后,为了阻挡明军的追击,纷纷将营地中的帐篷点着,但并没有全部得逞,只是部分地方燃起了熊熊大火,还有一些火把到处晃动,火光中无数人影和战马来回奔跑。
混乱中,天骑军,八旗马甲,绿营军正在互相砍杀,甚至还有一些八旗马甲和绿营军在争抢马匹,地上的尸体密密麻麻,越来越多。
叶臣虽然趁乱带走了部分兵马,但最终带走的,也不到两千骑,剩下的上千八旗兵,数千绿营军,全都滞留在了营地中。
而营地各处,不时闪动着火枪射击的亮光,一些侥幸躲过了天骑军第一轮冲锋的清军士兵正在仓惶反击,但这样的垂死挣扎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火枪在十几步之外,便没有准头可言。
那些奔驰的战马又让这些清兵没有第二次射击的机会,他们很快就被策马冲杀上来的天骑军用手中的刀枪杀死,马蹄声如雷鸣般回荡在平野上。
荆门州南门的城楼上,此时已经挤满了驻守的“忠贞营”士兵,甚至包括城内军营里原本正在休整的将士,他们此时也全都上城墙了。
毕竟,这种规模的马蹄声,城里的明军一开始便直接认定是清军主力连夜赶来了,别说是这千余驻守城中的“忠贞营”战兵了,便是那几千民夫,也全都上墙了。
他们看着城外的清军大营,环绕在最外围的那条壕沟和那道单薄的木栅栏,已经有不少地方被溃兵和骑兵冲破,混乱宛如决堤的山洪一般,迅速朝着任何可能逃亡的地方冲撞而去。
数以千计的溃兵,还有因为混战,精神崩溃的民夫到处奔逃嘶叫,为了争夺逃亡的机会,他们推搡挤压,甚至互相厮打,冲在最前面的那些人纷纷掉进了营外的壕沟,然后被里面的尖木桩活生生扎穿身体,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但这种时候,惨叫声根本起不到任何警示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刺激早已经陷入疯狂的其余众人,他们后面的人不顾一切又挤了过来,一直到失足的人们填满壕沟。
由于城内的明军没有足以威胁清军的骑兵,加上这个季节的土壤十分坚硬,叶臣并没有下令将营地外围的壕沟挖宽挖深,这倒是使得营地里的溃兵在各处死伤数百人填沟之后,便成功往外逃了。
但天骑军的追击,也紧随而至,一些原本因为入营通道狭窄,此时还滞留在外围的明军骑兵纷纷调转马头,绕着清军大营外围堵截溃逃的清兵。
不仅如此,清军大营内的天骑军将士,也有不少正在各自旗总的带领下追击,他们跨过被层层叠叠的尸体填满的壕沟,追杀那些慌不择路的溃兵,在马背上用刀枪不停砍杀追上的清兵,倒下的尸体横七竖八,鲜血染在雪地上,极其显目。
刘汝魁身上披了两件甲,外面那件还是精良的鳞甲,他这些日子精神紧绷,时刻准备着大战,现在也第一时间带着亲卫来到了城头上。
他一开始听到马蹄声的时候,还以为是清军主力来了。毕竟,他在“荆州之战”的时候,便听田见秀说过,这些鞑子最擅长的就是长途奔袭,说不定闹这么一处,就是为了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而随着城外马蹄声如雷,他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并做好了死战的准备,立即下令将城内的所有士兵,民夫,甚至是还有行动能力的妇孺,都调动了起来。
等到亲自登上城头的时候,他才知道是夜袭,而且是针对清军的夜袭,城头上目睹了一切的战兵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是谁的兵马,居然如此强悍!
但那个时候,天色未亮,城外到处黑灯瞎火的,他们也看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来了很多援兵,原本坚不可摧的清军大营,居然就这么直接被攻破了。
刘汝魁也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明军,但他能确定,绝对不是李过。对方不可能有那么多骑兵,更别说领着那么大一支骑兵从荆州神不知,鬼不觉,百里奔袭而来了
他听着马蹄声的响度,估计这支援兵恐怕有上万马军,但他实在想不到,到底是哪里冒出了那么大,那么强的一股援兵?
蹄声如雷,攻势如火,锐不可当,这简直就是天兵天将啊!
不过,随着天色慢慢变亮,刘汝魁也终于朦朦胧胧看到了一些城外的情况,事发突然,城外又一片大乱,他一时之间还是无法确定事情的来龙去脉,直到朱慈烺派来的传令塘马入城。
“陛下来了?”
刘汝魁闻言,惊得怔在了原地,眼睛睁得滚圆,脑中突然一片空白,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可能。
而这个时候,他身边的军官中,立马有一人抬手指向了西南方向,圣镜山南麓的一处缓坡,朱慈烺的龙旗早已经升起,此时正迎风招展。
“是龙旗,陛下真的来了!”
一众军官当即高声欢呼起来,紧接着城头上的其他将士,也纷纷看向了西南,朝霞之下,龙旗映在了每一个人的眼瞳中。
“是龙旗!是龙旗!龙旗!!!”
“陛下御驾!陛下御驾!是陛下!”
巨大的欢呼声瞬间在城头炸响,而刘汝魁也早已经反应了过来,立刻下令手下军官派人去收罗兵马,准备出城参战。
“兄弟们,杀敌报国,就在此时,随本将出城杀虏!”
“杀,杀,杀——”
“杀!杀!杀!!!”
另一边,震天的马蹄声,喊杀声中,混乱的清军骑兵群完整出现在了林昌福的面前,两支骑兵的距离很快进入了百步之内。
在林昌福的命令下,明军冲锋的铜号再次吹响,三声急促的号响之后,第一个方阵的骑兵随即开始将手中的长枪放平,做最后的冲刺。
而此时的清军,虽然同样铁甲闪耀,气势如虹,但在御营和天骑军的骑阵衬托下,如此混乱的阵型,完全没有一点强军的样子!
当然,明军骑兵在急速奔驰的过程中,阵列也不可避免地开始出现了混乱,方阵中原本平直的阵线,现在已经开始变得凹凸不平,但依旧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与清军骑兵群一拥而上的那种混乱,并不是一回事。
很快,两支正在急速靠近的骑兵阵前,箭矢开始“嗖嗖”飞窜,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屏气宁息,甚至紧张得不敢用力喘气!
清军骑兵群中,最前列的部分骑兵眼见局势不对,不少已经开始调转马头,想要从侧翼迂回,但除了原本就在两翼的马甲外,其他人根本做不到,反而是进一步加剧了清军阵前的混乱。
“轰!轰!轰!!!”
两股钢铁洪流在宝塔山西南方向狭窄的平野上迎面对撞,数以千计的战马同时爆发出惨烈的嘶鸣吼叫声,而马背上的两军骑兵,更是喊杀声震天。
旭日东升,白色的雪地上,无数跳动的光点犹如波光,闪耀夺目,但伴随着一阵阵重物撞击,金戈相交,嘶喊惨叫的混杂声,密密麻麻带起一蓬蓬血雨的残肢断臂,染血的刀枪甲胄,还有头盔同时冲天而起,壮阔的波光一层接着一层,很快消失。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明清两军的骑兵交错而过,前排无数战马在这个过程中被撞倒撞飞,马背上的骑兵们更是因为受力过大,没有握紧缰绳,直接腾空翻滚,在惊恐呼嚎中重重坠落马下。
他们不是死在了御营将士的刀枪镗钯之下,就是命丧于紧接着践踏而来的马蹄下,而那些迎面对撞的披甲战马,同样无不声嘶力竭,数百匹躲闪不及,或者根本就无处可躲的战马被撞倒在地,接着也和这些骑兵一样,被后方源源不断奔驰而来的战马践踏而过,惨不忍睹。
要知道,这种时候,不要说是混乱的清军骑兵群了,即便是明军的骑阵,大部分战马在两军迎面对撞的时候,都下意识地选择了躲避,这是动物世代繁衍,为了基因延续所形成的天性,再多的后天训练,也绝对无法完全避免。
但明军并不需要做到完美,即便到了十九世纪,经过大革命思想洗礼,又有着近代军事思想全方面提升的法兰西精锐骑兵,在作战的时候,也同样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然,精锐骑兵之间的作战,骑墙冲锋反而是少见的,双方往往都会不断试探,企图找到破绽,但结果大部分时候都是两边同时撤军。
高手过招,若不小心翼翼,那可就是两败俱伤了!
但如果是现在这种情况,训练有素的骑阵对战毫无章法的骑兵群,局势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好像是步军方阵对战一群凭着勇气猛冲而来的乱兵。
毕竟,骑阵中的战马虽然有不少受到了惊吓,但马背上的御营骑兵,全部训练有素,他们在平常训练的时候,便掌握了如何在对冲中紧握缰绳,避免落马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