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困兽之斗
“明晚一定要多带些银子,谁敢挡我,我就杀了谁。”
王忠偷偷瞥了一眼身边的哈萨克泰,心中已下定决心,打算在突围之时另有图谋。
他与哈萨克泰在沧州城中趁乱搜刮,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积攒了十多两黄金和一百多两白银,还有几包珠宝。
这些财富足够让他过上富足的生活,根本不需要再回到苦寒的辽东。
他打算趁乱带着家人逃出北直隶,找个偏僻的地方安家立业,做个富家翁,远离战乱。
哈萨克泰是满人,他王忠不是,心中早已盘算好脱身的计划。
沧州城内的百姓大多在战事之前就四散而逃,然而这座北直隶的大城经过几百年积累,仍然留有不少财富。
于是乎,即便是在最后的混乱关头,仍有大量的财物落入了这些强盗般的士兵手中。
哈萨克泰和王忠就是其中的获利者之一。
王忠十分清楚,哈萨克泰让他一起行动,并非因为什么情谊。
他不过是哈萨克泰的工具,一个用来运送财物的“驮马”,也是突围时挡刀的最佳人选。
更不用说,回到关外之后,他依然会继续被当作仆人对待。
在哈萨克泰眼中,王忠不过是个有用的包衣,不到最后时刻,绝不会轻易抛弃。
对于哈萨克泰来说,王忠的价值就在于他的忠诚与可控性。
在这场战火中,满人失去了大量的资源和仆人,包衣像王忠这样的人尤为重要。
如果满清局势一片大好,哈萨克泰或许会毫不犹豫地甩掉王忠。
可现在,他不能冒这个险。
而与此同时,城中的满人和包衣为了即将到来的突围忙得焦头烂额,绿营军的高级将领们也同样在为自己的前途做着打算。
洪承畴和那些绿营军的将领们都明白,突围之后,他们还要面对更大的选择。
“咱们要是现在投降,朱慈烺真的不会追究我们以前的那些事吗?
他现在答应得那么爽快,万一事后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南一魁忧心忡忡地问孔有德。
“怕什么?我孔有德都不怕,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孔有德眼中透着几分不耐烦,声音压低了几分,却依然带着一股强烈的自信。
他冷冷一笑,继续说道:
“当初徐州城大战的时候,我还亲自冲进过朱慈烺的中军大营,你们不过是杀了几个明军而已,能有我的罪行严重?”
孔有德对于投降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他已经多次反水,凭借自己的军事能力,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再次得到重用。
这一次,他打算再次投入朱慈烺的麾下,甚至还想拉拢更多的人一起过去,以增强自己的政治资本。
“现在和我们有仇的李过、高一功,正在山西对付姜镶,他们哪管得了北直隶的事情?”
孔有德环视周围几个绿营将领,语气更加自信:
“明帝眼下的敌人是鞑子,打完了他们,未来明帝要如何,谁知道呢?
朱慈烺手下可缺不了我们这些老将,就算李过想动手,朱慈烺也不会允许。”
绿营军中的将领们似乎已经看清了形势。
天下局势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安稳,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而他们选择了眼下最强大的朱慈烺,认为这是保全自身的最佳选择。
南一魁也点头赞同:
“确实如此。以我看,天下的局势终归会被明帝牢牢把握住。
他已经掌握了关内南北,还有许多富庶之地,北直隶和山东,现在也马上要在他的掌控之下。
未来国家最肥沃的土地全都在他的手中,天下非他莫属。”
孔有德继续分析:
“李过、高一功这些军头不过是从农民军起家的,实力有限。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的资历和基础,我们这些原大明的官将,自然能够赢得朱慈烺的信任。”
南一魁深以为然,心中渐渐安定下来。
他们这些绿营将领或许曾背叛过大明,但在乱世之中,忠诚从来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只要他们现在能站在胜利者一方,未来仍然有机会重掌军权,甚至获得更大的封赏。
天下形势瞬息万变,唯有跟随最强者才能确保自己的未来。
与绿营军各将领们的筹谋相比,哈萨克泰和王忠这样的士兵不过是这场大戏中的小角色,任凭局势如何变化,他们的唯一目标便是保命。
突围之夜即将来临,哈萨克泰虽然看似信心满满,但实际上心中也充满了焦虑。
他早已不再相信所谓的满洲战无不胜,这一次,他只是希望能活着逃回关外。
而王忠则在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他希望能借此机会摆脱多年的压迫,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
夜幕降临,城中的火光在黑暗中忽明忽暗,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爆发。
城内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城外则是大明军队的严密包围。
谁能在这场混乱中生还?谁能在战后的新局中获得权力?一切尚未可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突围将是一场充满血腥与牺牲的行动。
城内的满人、绿营军将领、包衣们都在为明天做最后的准备。
而无论最终结局如何,他们都只能在这场战争的洪流中挣扎求存。
“对,没错,现在除了洪承畴那老家伙,谁反正了,出去都能有一条活路。”南一魁语气坚决,显然已经认定了反正是唯一的出路。
随着南一魁的表态,其他绿营军将领也纷纷低声附和。
那些将领的心腹手下,本来还有些迟疑,但看到南一魁等人都赞同这个决定,心中的疑虑也逐渐消散。
其实,到这个地步,他们早已没有别的选择。
大清的败局已定,明军的大军压境,沧州城内兵荒马乱,他们只是在为自己即将采取的背叛行为寻找一份心理安慰,巩固自己的信念罢了。
眼下,他们只要还有一丝求生的念头,便无法继续跟着满洲人回到关外。
事实上,他们清楚地明白,满洲贵族也未必打算带他们一起回去。
绿营兵作为汉人,始终是满洲人眼中的异类,危机时刻更是不值一提的炮灰。
孔有德冷静地扫视众人,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