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渡海
登州府城内,临时帅府气氛凝重,沉默的空气中弥漫着战前的紧张。
朱慈烺居于主位,身旁站立的张煌言、张名振、常登贵、陈福,以及新提拔的马宝等军中重臣,无一不神情肃穆。
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战局关系到辽东的命运。
随着皇帝兼主帅朱慈烺迈步走入议事厅,所有人自觉起身,鞠躬行礼。
朱慈烺目光犀利,挥手示意众人落座,便走向了长桌中央。
桌上铺开一副精细的山河关隘图,标注了辽东、辽中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和主要道路。
张煌言上前一步,手持细长的竹枝,指向了复州城以北的战略要地,开始汇报局势。
“陛下,诸位将军,前线战报传来,李将军所部在长生岛取得了重大胜利,歼灭岛上清军百余人,缴获战船二十余艘,现已完全控制了该海域。
清军多次企图反攻夺岛,三次试图渡海,但都被水师有效阻拦,未能成功。”
李霄林麾下的水军势如破竹,上万战兵、千余艘船舶如铁桶一般封锁海面,使得清军屡屡受挫,毫无立足之地。
张煌言继续道:
“半月后,决定战局的会战将在复州城打响。我们将采取南北夹击之策,分别从复州、盖州两路出击,逼迫清军主力决战。”
他手中的竹枝在地图上轻轻一划,指向北路军的动向:
“北路军主力兵团共两万五千人,其中水军战兵七千,步骑一万八千,火铳、弓弩、马兵俱全,配备盾牌、甲胄,以及五十余门火炮。
此次行动的主将为常登贵与陈福,大军已做好一切准备,将沿海而上,伺机突袭盖州城附近的重要据点,以分散清军兵力,牵制辽中敌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厅内的众将,接着说道:
“这一步很关键,若能占据盖州周边,我们就能切断复州与辽中的交通线,直接威胁敌军后方。”
朱慈烺听得点头,对张煌言的分析十分满意,他转向常登贵,语气深沉道:
“北路军的任务非同小可,必须确保一击必中。清军若有任何异动,务必及时报告,不得轻敌妄动。”
常登贵拱手抱拳应道:
“请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接着,张名振走上前来,汇报南路军的进展:
“陛下,南路军将从登州北上复州,直取复州城外清军主力。
目前,南路军共计一万三千人,步卒火器营、弓弩营装备精良,另有五千骑兵待命,火炮七十余门已悉数运抵前线。”
张名振说到这里,略微停顿,目光沉稳:
“塘马已经侦查了沿途道路,地形十分清楚。大军一旦渡海,便可直取复州城。这一仗,我们要尽快打开局面,给敌人致命打击。”
朱慈烺眯了眯眼睛,思索片刻后开口:
“南路军的目标是复州城,务必速战速决。张名振,你的火器营和骑兵营要在战斗打响时迅速集结,一鼓作气拿下敌人。
切记,战机稍纵即逝,不容有失。”
“遵旨!”张名振毫不犹豫地应道。
整个议事厅中,众将沉默听命,只有朱慈烺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此时此刻,清军的每一步棋都已经被朱慈烺牢牢掌控,他深知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战线拖得越长,对明军越有利,耗死清军不过是时间问题。
“眼下的局势,清军恐怕比我们更着急,”朱慈烺沉声道:
“他们知道我军在中原大战后短期内难以再次动员十万大军,但他们也明白,一旦我军稳步推进,他们迟早会陷入被动。
多尔衮清楚,辽东的形势对他已经极为不利。”
“多尔衮此时的处境确实艰难。”
张煌言接过话题:
“他明白这一仗输不起,否则将失去一切,不仅是地位,还有性命。
因此他才在复州、盖州外围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处处设防,企图用坚壁清野的方式拖延时间。”
“他这是在垂死挣扎。”
朱慈烺冷笑一声:
“掳掠来的百姓修筑防线,羊马墙、陷马坑、蒺藜遍布,他们想用这些手段拖住我军?天真。”
“清军确实防备森严,”张名振补充道:
“尤其在盖州城外,立了十座大营,每座大营外都有深沟,内侧木城坚固,还设有炮眼,沙土夯实,外有铁蒺藜。
清军虽然防线完备,但如此耗费人力、物力,反而是在消耗他们的力量。”
朱慈烺点头,思考片刻后冷然道:
“他们以为用这些防御工事就能挡住我军前进的步伐,简直是痴心妄想。
清军已经被逼到了墙角,我们只需稳扎稳打,继续以拖为主,清军的末日已不远。”
会议在这严肃的氛围中持续着,诸将纷纷献计献策,气氛紧张而有序。
每个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而他们的每一步,都将决定明军能否最终将清军彻底击溃。
“嗯!”朱慈烺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当前各营按照计划到达指定位置,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继续说下去!”
“是,陛下!”张煌言应声,手中的竹枝指向盖州城,继续分析道:
“鉴于目前清军士气低落,多尔衮一向行事谨慎,我军判断,两军的决战地点极有可能是在盖州城以南五十里以内的平坦地带。
待我军攻克复州之后,便将在榆林铺、熊岳驿等地集结,分三路推进。
中路为主力,由陛下亲自统帅,共两万一千兵力,其中预备部队五千,后勤民夫三万七千人,将是此次战役的核心力量。
东路为侧翼,由末将统帅,兵力一万三千,后勤民夫一万八千,配备少量火铳与火炮,另有三千骑兵,负责牵制清军的侧翼,防止敌军的包抄,必要时支援中路主力。
西路同样为侧翼,由任将军统领,兵力一万两千,后勤民夫一万五千,任务是牵制清军兵力,确保中路主力的侧翼不受威胁。”
张煌言言之凿凿,心中对这次战役充满信心。
然而,朱慈烺听完,略加思索,忽然挥手打断道:
“东线的部署需要稍作调整。”
张煌言愣了一下,连忙问道:
“陛下有何指示?”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冷静的思索:
“马宝,届时你率领五千预备役兵马,部署在东线侧翼靠近山脉的区域。
清军在此地迂回的可能性不小,我们必须严防死守,不能让敌军绕道袭击。”
马宝立刻领命,沉声道:“陛下英明,末将定不负重托!”
朱慈烺点头,目光转向沙盘,思索片刻后继续说道:
“多尔衮是个老练的对手,虽说他现在士气不振,但他绝不会贸然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