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炮火连天
与此同时,多尔衮站在帐中,目光凝视着远方的荒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犹豫。
他深知,眼前的局势异常复杂,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可能让清军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南侧的几个荒村如今已成为明军的眼中钉,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可能会成为明军攻击的突破口,从而让整个防线崩溃。
如果增援成功,清军便能有效挫败明军的进攻,恢复部分士气,并让他们意识到,面对清军的反击并非没有胜算。
而一旦局势恢复,清军的威慑力便能迅速恢复,甚至可能反过来给明军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暂时后撤。
然而,若增援失败,局面将彻底失控。
派出的援兵一旦陷入明军的包围圈,战场上的混乱便会如滔滔洪水般席卷而来,那些本该保卫整个军阵的清军将士,可能会成为明军冲击的突破口,导致全军陷入无法收拾的困境。
这是多尔衮无法容忍的风险,毕竟,满清的八旗兵仅有一万余人,且都是朝廷的根本支柱,死一个少一个,实在不容有失。
自从开战以来,清军的损失已不容忽视。
满蒙八旗兵已经阵亡四五千,这样的伤亡足以让满清内部的权力结构产生剧烈震荡。
即便是多尔衮这样位高权重的统帅,也明白,过度的损失会引发朝中高层的强烈不满,甚至可能导致一系列的政治后果。
这种情况下,每一场战斗都变得愈加沉重,决策的每一步都关乎整个清朝的未来。
多尔衮的眉头紧锁,心中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如果不派兵支援,明军很可能不会善罢甘休。而直接撤退将意味着给敌军留下一个巨大的突破口,若明军选择死战,撤退的清军便会陷入尴尬的境地,留下断后的部队,结果只会更加惨重。
此时的清军已不容再承受一次重大失败。
站在帐中深思的多尔衮,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巴明的声音。
“王爷,明军的阵势与之前截然不同。”巴明低声说道,神情中带着一丝警惕。
“哦?”多尔衮回头,看向巴明,目光锐利。
巴明的警觉性一向很高,若他已感到异常,那问题便不容小觑,巴明接着说道:
“这次明军进攻的阵势极为严密,特别是那些骑兵,数量远超以往的进攻。
我已确认,那面‘张’字认旗正是朱慈烺麾下的张煌言,他是明帝手下数得着的猛将,擅长攻城破阵,曾在沧州斩杀洪承畴麾下的部将,又率军攻破北京,威名赫赫。”
多尔衮听后,心头不由一紧,他和洛尔、阿津等将领一样,对张煌言颇为忌惮。
张煌言不仅战斗经验丰富,且攻守兼备,他的出现无疑增加了此次明军进攻的威胁。
而这一次,张煌言的进攻方式与以往不同,明显显露出他对清军防线的深度分析和精准把控。
“张煌言……”多尔衮低声念叨着,眼中闪过一抹凝重:“他的确不好对付。”
巴明继续说道:
“我在外面仔细观察过,明军的方阵依旧整齐有序,甚至还派出了数百名精兵在四周骚扰,不断朝着村口射箭放枪,压制我方的士兵。
这些士兵战斗经验极为丰富,单兵作战能力强,动作灵活,常常充当大军前锋。如果他们能够接近我们的大营,恐怕将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
多尔衮心头一凛,明军的这股小股部队,显然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特种兵种,他们擅长快速机动与骚扰作战,能够在敌军未反应过来的情况下,迅速打乱敌阵,制造混乱。
若清军的防线稍有松懈,便可能被他们撕开一条裂口,甚至引发更大规模的溃败。
“看来,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了。”多尔衮终于下定决心,口气坚决道:“派出增援,务必阻止明军的进攻。”
说着,他转向一旁的军师和将领们:“从南侧的四个荒村开始,必须迅速派遣兵力进行压制,哪怕要付出一定代价,也不能让明军突破防线。”
然而,多尔衮心中依然不免有些疑虑。如果明军真的如巴明所言,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么这场阻击战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增援行动,而是一次背水一战。
但他也清楚,若不派兵增援,那不仅仅是兵力的损失,更是士气的崩溃。
若让明军攻占南侧,带头破阵,那将对清军全军上下的士气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战局的彻底崩溃。
“传令!准备增援部队,务必阻挡明军的进攻。”多尔衮终于下达了命令。
他的心情虽然依然沉重,但此刻的他,已无退路可言。
.
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快速而急促,巴明猛地抬头,目光穿过阵地,朝着前方望去。很快,他看到派出去的哨马如飞而来,速度之快显然表明了事情的紧急。
哨马在距离营地不远的地方下马,动作干净利索,几步爬上了屋顶,随后快步走到巴明身前,恭敬地汇报道:
“贝勒,左村约有三四千明军,右村大致相同,侧翼的骑兵估计有六七千之众,而且还看到了十几墩火炮。”
巴明听后,微微皱了皱眉,目光又转向远处的明军阵地。
望着那边,果然,随着哨马报告的信息,他能看到远处明军阵中密集布置的火炮,几门大炮已经被集中到军阵的中心位置。
虽然距离远,巴明的视力并未能清晰地看出具体是哪种炮,但从火炮的排列和调动的速度来看,这支明军无疑是经过严密部署的,显示出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
而让巴明感到震惊的,除了火炮的迅速集结外,更令他震动的是明军方阵的效率。
刚刚,明军的阵列还在匆忙行进,而现在,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他们已经整齐划一地停下,距离村庄仅有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地方。
这种效率和迅速的阵形调整让巴明不由得心生一丝忌惮,他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快,派人去告诉摄政王,让他派兵来支援守村,特别是明军的骑兵,务必在我们阵地外侧阻击成功,千万不能让他们绕到我们背后来。”
巴明的眉头紧紧锁住,显然已经意识到明军即将发动进攻,自己的兵力极为有限,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激烈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