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size:16px">李静澜师出名门,是国际生物学大佬的得意弟子,回国后自立门户,在A大设立自己的实验室。
A大的实验室一向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从没有多余的空缺。能让校领导特批建立单独的实验楼,可见他的能力有多么可怕。尤其是,从简历上来看,他是寒门学子,省状元出身,公费留学,获奖无数,在国际上名声斐然。
但再厉害,年纪太轻,来了国内都得带教,李静澜只教了一年。
一年后实验楼竣工,李静澜获得了招收研究生的研究员资格,不再执教。
但实验室百废待兴,李静澜拉研究资金的能力尚未可知。
国内的科研生态不仅需要能力,还有人情世故,不是所有人都敢于拼上前程,报李静澜的研究生。
恰好,这一年的元皓月谈恋爱谈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疲于奔命,直到保研生的导师申请快截止了,才匆匆联系各位认识的导师,然而他们的招生名额已经满了。
元皓月焦头烂额,最后只能求到了曾经教过他的李静澜面前。
李静澜直接把他约在办公室。
也许是A大的实验室都被瓜分干净了,李静澜的办公室暂时在另一个课题组的小隔间里。外间的办公室是研究生们的休息室。
元皓月推门进去的时候,一个学长看着他,憋着笑说:“第六个了,加油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元皓月当时没明白。
进入小隔间后,入眼是整整一面墙的各类打印归档资料,整整齐齐,没有多余的物品,李静澜的办公桌靠窗,窗台边放着两盆绿植,桌子上十分干净。
李静澜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站起来:“元皓月同学,先做套卷子。”
年轻的男人声音清冷动听,容貌隽秀雅致,目光明亮有神。
元皓月当时猜想李静澜应该没比自己年长几岁,恍惚回神的时候,他已经坐在李静澜的对面开始答题了。
没过多久,元皓月流畅的笔迹就磕磕绊绊,原本充足的信心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