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并不是第一次来老街,但这几年忙忙活活,几乎没怎么来过城里。
他今儿索性就转一转,也不急着回去。从街头逛到了街尾,这才抄近路朝着车站走去。路过饮食店,里面传来一阵阵的香气。香气很诱人,他不由自主的走了进去,里面的东西不多,他一眼就看到了【灯草粑粑】。
他刚才闻到的香气就是这玩意散发出来的,【灯草粑粑】是当地的一种小吃,用糯米粉和萝卜丝混合压扁、炸制而成。
方唯上前问了一下,【灯草粑粑】不要粮票,但卖的比较贵,一个要5分钱。
他随即买了10个,9个装起来打算带回去,还有一个他就直接吃了。这种小吃软软糯糯的,很香甜,吃起来感觉不错。
随后他就离开了小吃店,快步走到了车站,坐车返回了公社。
“三弟,这边。”
他刚下车,就听到了大哥的声音。
抬头看过去,只见大哥方平扶着自行车站在路边,正冲着自己招手。
“大哥,你怎么在这儿?”
“队长说你晚些时候才能回来,我反正没啥事,就骑车过来等你了。”
方平练了几次就学会了骑车,现在的技术不错,可以骑着骑行车到处跑。
他之前遇到郑先发却发现只有读对方一个人回来,就连忙问了一下。得知三弟留在县城有事,要晚一些才能回来,他就骑车到公社等着。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
方唯没说什么,他让大哥坐后面,自己骑车带着对方返回了家里。
此时,方涛正在写暑假作业,看到小叔和父亲一起走进来,马上就迎上前去。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很粘方唯,这不,方婷婷也从里屋跑了出来。
“给你们带了好吃的,大嫂,先歇一下,过来吃【灯草粑粑】。”
方唯从包里掏出了九个【灯草粑粑】,分给了大哥大嫂和两个小家伙。
田桂很久没吃过这玩意了,在外面买忒贵,家里做又费油,她其实也挺喜欢吃的。
两个小孩子就不更别说了,吃的那叫一个香甜,吃完手里的又眼巴巴的望着方唯。
“吃吧,一人再吃一个。”
方唯觉得有点心酸,现在农村的小孩,吃没吃的、喝没喝的,小小年纪就要帮家里干活。
他随即让田桂再给他们拿两个。
“你们俩简直就是饿死鬼投胎,吃吧,吃了这一个就没得了哦。”
田桂笑骂了一句,给两个孩子又分别给了一个【灯草粑粑】。
方平吃了一个就停了下来,问道:“今儿开会就给了一张奖状、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别的都没有?”
“可不是吗,就这点东西。”
方唯撇了撇嘴,从包里掏出来卷着的奖状,以及钢笔和本子。
田桂见状,有点不满意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去洗了手,回来把奖状贴在了墙上。
方平没说什么,但三弟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感觉县里也太小气了吧?
仅仅过了两天,兄弟俩的这一点不满就烟消云散了。
这天上午。
唐泽和公社的主要人员,敲锣打鼓给育种小组送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
拖拉机披红挂彩,车头上还挂着一朵大红,看着就很喜庆。
车厢里装着一台台式收音机和三台半导体收音机,十盒电池,一堆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书籍,还有两个手持式扩音器。
“同志们,育种小组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在这里我代表公社向他们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攀登下一座高峰。
这辆手扶拖拉机是县里专门奖励给育种小组的,另外这些东西也是。郑队长,你们队部可不许截留哦。”
一行人来到了晒谷场,听到动静的社员们纷纷围了过来。
唐泽随即打开了扩音器,在现场说了几句。
等他说完,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方唯和郑虎等人也在现场,听到这些东西都是奖励给育种小组的,两个人对视一眼,不禁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有了这台拖拉机,包括耕地、运输等等事情都很方便,省得总占用队里的宝贝疙瘩。
这个时候方唯就不能躲在人群里了,他迈步向前,代表育种小组向公社和县里表示了感谢。
“请唐书记放心,我们不会躺在功劳簿上的,还会继续培育更好的稻种。”
听到方唯的回答,唐泽感到很满意。
那天薛宇民和他长谈了一次,他更加坚定了下力气发展农业的决心。在肥料和灌溉系统暂时无望突破的情况下,育种工作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
薛宇民指示县里给瑶岭公社调拨一台拖拉机,奖励给以方唯为代表的育种小组。
其他的东西都是附带,目的是鼓励方唯等人努力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争取再创佳绩。
“很好!县里的奖励物品我交给你了,希望能不断的听到好消息。”
唐泽在队上没有多呆,随后和郑先发聊了几句,便去了其他大队。
夏收工作成绩斐然,但接下来还有i秋收,他是一刻都不敢松懈。
“小秀才,拖拉机是你们育种小组的,你有分派使用权。维护和保养就和队里的拖拉机放在一起,你觉得呢?”
郑先发有点羡慕方唯,不是因为这些奖励,而是对方不仅被唐泽看重,甚至还被县领导看重。
这种看重,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
他围着拖拉机转了两圈,然后再次重申了育种小组对这台手扶拖拉机拥有所有权。
“要得,在一起维护保养,能节约开支。队长,这台台式收音机就放在队部吧,没事的时候大家也能听听新闻。”
台式收音机是插电和电池两用,半导体收音机只能使用电池。
他把大家伙给了队部,自己拿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另外两台交给郑虎保管,有空的时候小组成员可以聚在一起听听广播。
至于书籍,暂时放在了队部。
育种小组的成员可以借阅,但必须进行登记,并限制借阅的数量以及明确归还时间。
这件事,方文书主动请缨,以后借书还书就找他。
中午。
方唯趁吃饭前的时间,打开了收音机。
方涛和方婷婷老老实实的坐在一旁,听着收音机里播报的新闻。不管能不能听懂,这件事本身就对他俩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求月票!
(本章完)